Workflow
Starliner
icon
搜索文档
3 Things I Learned at Rocket Lab's LC-3 Launch Pad Grand Opening Last Week
The Motley Fool· 2025-09-01 15:11
公司股价表现 - 火箭实验室(RKLB)股价在标普500指数下跌的一周内逆势上涨,周五收盘涨幅达9.5% [1] 新发射场启用 - 公司于8月28日在弗吉尼亚州瓦勒普斯岛的中大西洋区域太空港正式启用第三个发射场LC-3 [3] - 该发射场将用于新型重型火箭Neutron的发射任务 [3] Neutron火箭技术参数 - Neutron火箭高141英尺,采用甲烷和液氧燃料,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达13公吨 [4] - 运载能力为当前Electron火箭的43倍,首次试射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 [4] 深空探索计划 - 公司已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太空科学实验室和NASA建造两颗火星探测卫星(ESCAPADE任务) [7] - 过去因依赖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和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导致任务延误,Neutron将实现自主火星探测能力 [7][8] - 弗吉尼亚州长指出该发射场位置(MARS)与火星(Mars)的双关关联,强调深空运输潜力 [6] 市场竞争战略 - Neutron瞄准地球轨道卫星星座部署市场,同时进军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领域 [9] - 目前SpaceX和诺斯罗普·格鲁曼主导货运补给市场,NASA对第三方供应商持开放态度 [10] - 2016年授予内华达山脉公司的补给合同至今未执行,存在市场进入机会 [10][11] 载人航天计划 - 公司首次透露开展载人航天业务的意向,包括空间站人员轮换、月球/火星任务及太空旅游 [12][14] - 可能成为继SpaceX载人龙飞船和波音星际线后的第三种宇航员运送方案 [13] - 具体载人航天器细节尚未披露,但已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 [14]
与特朗普公开闹掰,马斯克称SpaceX应将退役Dragon飞船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00:04
核心事件 - 埃隆·马斯克宣布终止SpaceX公司Dragon飞船的运营服务 导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争执升级 [1] - 特朗普威胁取消马斯克的政府合同 因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持续抨击总统税收法案 [1] Dragon飞船运营现状 - Dragon飞船是SpaceX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人员的主要运载工具 [1] - 公司与NASA签订数十亿美元合同 负责定期安排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直至2030年底 [1] - 除NASA任务外 飞船还执行六次私人宇航员任务 包括轨道自由飞行和国际空间站访问 [1] - 计划于6月10日左右与Axiom Space合作开展第四次私人宇航员任务 运送四名平民至空间站 [2] 对NASA运营的影响 - Dragon飞船突然停运将使NASA陷入严重困境 该飞船是美国唯一在役载人航天器 [2] - 机构目前同时依赖俄罗斯Soyuz飞船运送美国宇航员 [2] - 飞船是维持空间站食物和物资补给的主要选择之一 [2] - NASA发言人表示将继续与行业合作伙伴携手合作 [2] 替代方案可行性 - 波音公司Starliner可作为备选方案 但尚未获得载人飞行认证 [2] - 2024年测试飞行出现失误 导致两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滞留时间超出原计划数月 [2] - 因Starliner引擎故障 NASA已委托SpaceX使用Dragon飞船接回宇航员 [2] 其他合作项目 - SpaceX与NASA签订合同 制造类似Dragon的航天器用于将国际空间站移出轨道 [3] - 该项目当前具体进展情况尚不明确 [3]
Boeing CEO says trade uncertainty, China tensions not expected to affect aerospace giant's rebound
Fox Business· 2025-04-23 19:31
公司业绩与展望 - 公司CEO对年度整体计划感到乐观 尽管预计中国局势将削弱部分一季度强劲交付带来的缓冲空间[3] - 公司拥有500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积压订单 结合年初强劲开局和飞机需求 为公司应对当前环境提供灵活性[2] - 公司将谨慎增加737 Max飞机产量 称其为现金流生成的关键 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更多Starliner太空项目的试飞[12] 贸易战影响 - 中国因贸易争端暂停接收飞机 已将三架待交付飞机中的两架退回美国[8] - 中国是唯一因特朗普政府关税导致飞机交付遇到问题的国家 公司正监测欧洲潜在报复行为并与白保持定期联系[5] - 公司对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的进口产品支付10%关税 但预计在飞机出口时可回收部分成本[6] 中国市场策略 - 公司原计划今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 但在贸易争端期间将对华销售采取务实态度[8] - 针对尚未生产的飞机 公司考虑将其重新分配给其他客户 对已建飞机则采取再营销策略[9] - 公司CEO表示将努力保护航空航天巨头的转型免受美中贸易战影响[1] 生产运营状况 - 公司2024年面临制造质量问题 导致监管机构限制其畅销机型737 Max的生产 去年底还受到罢工影响[11] - 公司暂不提高产量 重点确保生产质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