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talyst platform

搜索文档
Can Rigetti's 36-Qubit Performance Break the Revenue Drought?
ZACKS· 2025-08-07 16:06
技术进展 - Rigetti Computing最新36-qubit Ankaa系统展示99.5%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创公司历史最高纪录,验证其模块化架构和制造工艺改进[1] - 公司计划2025年8月15日推出36-qubit系统,并目标在2025年底前发布100+量子比特芯片系统,保持99.5%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2] - 技术路线图包括2025年开发84-qubit Ankaa-3系统[6] 商业化挑战 - 量子硬件性能与可商业化应用场景存在脱节,政府合作项目多处于研究或试点阶段[2] - 尽管技术指标提升,收入增长路径仍不明确,财务表现反映客户采用和产品市场匹配处于早期阶段[1] - 依赖现金储备维持研发投入,亏损持续且收入轨迹疲软[2] 同业对比 - D-Wave Quantum专注于退火量子系统,在物流和供应链等优化密集型行业建立早期商业关系,收入来源相对稳定[3] - Quantum Computing Inc采用软件中心模式,Qatalyst平台硬件无关但采用率有限,商业化仍处早期[4] 财务与估值 - 公司市净率22.4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价值评分F[7] - 2025年Zacks一致预期盈利同比大幅增长86.1%[8] - 2025年Q2至2026年Q4每股收益预期区间为-0.06至-0.19美元,2025年全年预期同比改善86.11%[9] - 年内股价涨幅3.6%,落后行业21.5%的涨幅[5]
Rigetti Bets on In-House Manufacturing to Accelerate Quantum Advantage
ZACKS· 2025-06-27 16:31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Rigetti Computing通过深度垂直整合增强竞争力 Fab-1设施支持量子芯片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设计、制造、低温微波测试和封装 [1] - 2022年底 Fab-1产能提升近一倍 新增5000平方英尺洁净室空间 专门用于晶圆制造和新型低温微波测试能力 [1][6] - 垂直整合战略使公司能够缩短迭代周期 保护知识产权 并可能更快提升保真度和规模 这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至关重要 [1] - 与依赖外包代工厂或云优先模式的同行不同 Rigetti长期押注硬件自给自足 这种内部制造优势使其在行业中独树一帜 [1][2] 市场定位与同行对比 - Rigetti通过控制硬件堆栈的每一层 能够快速原型设计、测试和改进量子处理器 满足研究机构、国防机构和企业的定制化需求 [2] - IBM虽在超导量子计算领域领先 但依赖外部代工厂生产量子芯片 Rigetti的自有Fab和封装能力使其在硬件迭代和系统部署集成方面更具优势 [3] - Quantum Computing Inc专注于软件 其Qatalyst平台与多个第三方量子处理器接口 这种轻资产模式限制了硬件层面的性能调优 而Rigetti的垂直整合确保了对量子堆栈的端到端控制 [4]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年初至今 Rigetti股价下跌27.2% 而行业增长14.1% [5] - 公司市净率为15.39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价值评分为F [8] - Zacks一致预期显示 2025年收益将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86.1% [10] - 2025年12月的每股收益预期为-0.05美元 较上年同期的-0.36美元增长86.11% 但2026年12月的预期为-0.18美元 同比下滑280% [11] 设施与产能 - Fab-1现已支持从设计到封装和测试的全芯片生命周期 [6] - 2022年底的扩张使Fab-1产能几乎翻倍 新增测试空间 [6] - 垂直整合使公司能够减少迭代周期 并为敏感用例定制系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