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uroString(神经弦)
icon
搜索文档
鲍哲南院士最新Nature论文:细如头发丝的柔性电子纤维——神经弦,实现多模态感知与刺激
生物世界· 2025-09-22 00:3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具有一维 (1D) 几何形状的生物医学设备,例如手术缝线、活检针、导丝、内窥镜、测压探头和脑深部刺激电极,几十年来已在患者身上得到广泛应用。与 三 维 (3D) 系统和 二维 (2D)薄膜相比,一维设备体积小巧,能够通过曲折路径,有利于通过微创植入程序深入组织和体内通道。此外,在完成诊断或治疗功 能后,它们可以轻松取出和/或移除。 在众多一维器件中, 电子纤维 备受关注。随着材料、制造工艺、光学和电子学方面的最新进展,电子纤维已具备了许多新功能,包括传感、驱动、组织调节、能 量收集和发光等。尽管其具有大量潜在优势,但由于电子纤维与最初为平面基板开发的传统微制造技术不兼容,其制造仍面临挑战。因此,目前可用的电子纤维 器件存在密度低、功能有限以及组件定位不精确等问题。 2025 年 9 月 17 日,斯坦福大学 鲍哲南 院士团队在 Nature 期刊 发表了题为: High-density soft bioelectronic fibres for multimodal sensing and stimul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 NeuroS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