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gic Dog Pro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热潮背后:自研加速度,商业化探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0:45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具身智能成为亮点,厂商展示各类场景应用如街舞、工厂分拣等,但面临运行速度慢的质疑[1] - 行业技术从单模型向多模态跃迁,产品泛化能力和垂直应用提升,但存在数据基础不佳、产业卡点淤塞、标准不健全等问题[1] - 关键零部件自研能力成为厂商竞争焦点,需平衡研发与商业化落地[1] 企业自研实践 - 深谋科技采取软硬件全栈自研策略,自主研发关节驱动电机等核心部件,实现硬件设计与软件需求无缝匹配[2] - 魔法原子自研关节模组占整机成本40%-50%,在MagicBot Z1中实现核心零部件90%自主率,目标100%[3] - 自研灵巧手MagicHand S01具备11个自由度,力分辨达0.1N·m,适用于工厂抓取等工序[4] 技术挑战与突破 - 人形机器人芯片面临算力不足、功耗高等局限,特斯拉Dojo芯片在AI推理、视觉处理方面有优化[5] - 需构建具备因果逻辑和物理关系的通用具身智能世界模型,超越当前数据驱动的强化学习和大模型[5] - 深谋科技研发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和声表面波传感器,可应对高频互动场景和多物理量监测[6] 商业化落地进展 - 工厂成为人形机器人首选落地场景,因其标准化程度高、规模大,特斯拉擎天柱已在工厂应用[8] - 魔法原子在工业、商业、教育三大领域获得订单,工业场景包括搬运、分拣等工序[9] - 深谋科技重点布局电力和康养市场,已在韩国与LG等合作落地康养机器人[10] 成本优化策略 - 国内厂商采用国产器件、优化算法和结构,实现"够用即可"的产品定义[6] - 通过本地化生产关节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降低成本[6] - 轮式机器人作为低成本替代方案满足部分场景需求[10] 未来市场展望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将遵循先工业后家用的渐进模式[9] - 银发经济被视为潜力市场,深谋科技构建高中低三档产品体系[10] - 预计2027年市场需求显著增长,2028年逐步进入家庭场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