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cabtagene Vicleucel

搜索文档
登上《柳叶刀》:华中科技大学梅恒团队利用in vivo CAR-T成功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生物世界· 2025-07-05 08:28
CAR-T细胞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突破 - 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2] - 当前自体CAR-T技术存在制造流程复杂、存储运输要求高、等待时间长、成本高昂等限制[3] - 体内CAR-T疗法通过直接递送CAR转基因至内源性T细胞,省去体外制造步骤,更接近现货型产品[3] 体内CAR-T技术的临床进展 -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在《柳叶刀》发表首个多发性骨髓瘤体内CAR-T临床试验数据[4] - 研究使用ESO-T01慢病毒载体治疗4名患者,均显示出治疗效果[4][6] - 该研究标志体内细胞疗法从临床前阶段进入临床转化期[4] ESO-T01的技术特点 - ESO-T01是靶向BCMA的慢病毒载体,由EsoBiotec和普瑞金合作开发[6] - 载体经过工程化改造,过表达CD47蛋白和抗TCR纳米抗体,敲除MHC-I基因[6] - CAR结构包含T细胞特异性启动子、抗BCMA重链可变区、CD8铰链区等组件[6] 临床试验设计与结果 - 4名复发难治患者接受2.0×10^8转导单位剂量治疗[9][10] - 所有患者出现急性炎症反应,3名患者出现3级CRS,1名为1级CRS[11] - 患者1和2达到严格完全缓解,患者3和4获得部分缓解[13] - CAR-T细胞在第4-8天首次检测到,10-17天达到峰值[14] 安全性与耐受性表现 - 观察到3-4级血液学毒性,但多数在随访期间恢复[13] - 患者4出现1级ICANS,通过糖皮质激素控制[12] - 慢病毒滴度在48小时内降至检测不到水平[13] - 剂量显著低于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的7.5×10^9转导单位/千克[18] 行业意义与发展前景 - 这是首个多发性骨髓瘤体内CAR-T治疗病例系列研究[18] - 数据为未来体内CAR-T疗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19] - 治疗效果与已上市的BCMA CAR-T疗法相当[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