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嵌入式康复训练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脑机行业系列专家会议——脑机行业发展趋势解读
2025-09-04 14:36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趋势解读 行业与公司 * 脑机接口行业 涵盖非侵入式、半嵌入式和嵌入式三种技术路径 产业链成熟度达80%-90%[1][6] * 博瑞康公司 在教育和康复领域表现突出 产品广泛应用于大学和科研院所教学设备 并转向开发半嵌入式设备[1][2][7] * 阶梯公司 完成国内首例完全嵌入式手术 使用8通道进行临床试验[7][8] * 前脑公司 在非侵入式设备方面表现突出 开发睡眠监测仪和机械假肢[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应用成果集中在非侵入式、半嵌入式和嵌入式三种方式 非侵入式技术落地速度快 因二类医疗器械认证相对容易[2] * 康复领域应用广泛 半嵌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用于假肢、机械手等设备 采集肌电信号 风险低且易于推广[5] * 医疗领域是核心应用方向 针对帕金森病、癫痫和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但当前效果尚不明显 主要集中在康复领域[17][18] * 产业链上游包括电极、芯片和算法 电极材料瓶颈影响性能 非嵌入式电极易落地但性能有挑战 植入式智能电极取得进展[1][6] * 硬件成本构成中 植入式电极成本最高 为一次性使用 每个约2000元人民币 芯片随通道数增加要求更高[3][11] * 算法起关键作用 用于信号特征提取、分解和虚拟信号生成 解决语音识别等复杂问题[9][10]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市场化速度快 但信号质量和准确性相对较差 若找到阻抗非常小的材料 使非侵入式接近嵌入式效果 则更具市场潜力[3][14] * 嵌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国内尚无公司获得医疗器械认证 三类证书临床要求高 试验风险大[1][4] * 国内电极与国外差距不大 但高通道数芯片仍有差距 高性能芯片是国内发展的瓶颈[3][13] * 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约为38亿元 预计2027年增长至55亿元 未来有望达到70亿元 非侵入式设备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3][16]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超200家企业涉足脑机接口领域[7] * 政策环境支持 工信部联合七个部门发布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旨在整合国内相关资源 预计明年上半年出台具体补贴政策[20][30] * 复旦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合作 在脊柱损伤康复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成功实施4例脑机接口手术 患者能够站立并恢复感觉和大脑支配能力[18][19] * 行业处于实验室向商业化转型阶段 非植入式产品已取得二类证书 有望两年内实现小批量生产和商业化 嵌入式产品仍面临挑战[24] * 资本市场关注度不足 但潜力巨大 一些国企投入资金研发飞行员专用头盔 监测心理状态以提高航空安全[26] * 未来可能实现通过脑机接口控制人形机器人或外骨骼 但解析人类大脑信息尚存困难[27] * 当前对大脑的了解仍不到1% 突破瓶颈需解决信号采集和理解神经单元细胞交互工作的问题[28][29] * 国内外公司策略不同 国内公司多尝试构建全产业链 国外公司专注于某一方向 投资应关注聚焦单一领域的企业[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