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藏高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
icon
搜索文档
在世界屋脊探寻高原生态的秘密(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49
学术背景与研究领域 -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拉琼从事高原生态研究30余年 专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极端环境植物适应性进化研究 [2] - 高考后选择西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师范专业 毕业后被分配到西藏大学开展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 [3] - 在海外留学期间研究高海拔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特别是不同海拔下植物多样性的组成变化和生态因子关系 [4] 钟扬教授的影响 - 钟扬教授连续16年坚持在西藏开展野外采样 尽管患有严重高原反应和多种疾病 [5] - 钟扬团队在珠峰北坡采集到被认为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 [6] - 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实现多个突破:第一个理学博士点 第一名藏族植物学博士 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 生态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11] 研究成果与方法创新 - 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研究须弥芥 通过基因层面发现植物对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 [8] - 分子基因层面研究让对高原植物特性形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为研究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 [8] - 传统保护方式效率较低 分子基因层面研究能帮助更准确把握物种发展规律 实现更精确的干预和保护 [10]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培养硕博研究生10余名 主导建成多个科研平台 持续推进高原生态学科建设 [2] - 通过与复旦大学合作方式为青年学者搭建平台 今年夏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来西藏开展野外科考 [11] - 学生已能单独承担科研课题 参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 为高原生态研究积累数据 [12] 生态监测体系建设 - 2022年7月21日西藏雅尼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式挂牌 开启科学保护新阶段 [13] - 推动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现有数据收集点位过于分散且连续性有待加强 [13] - 参与推进包括那曲市嘉黎县麦地卡观测站在内的一系列观测点建设工作 旨在获得更全面系统的数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