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陆兮类脑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探索创新治理联合体,生成式AI迎来新型实验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3:51
联合实验室成立与定位 - 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于9月15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揭牌成立 [1] - 参与单位包括粤港澳有关部门、腾讯、OPPO、小鹏汽车、深信服、视源、云蝶、云天励飞、元象、深译、陆兮等AI龙头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工信部电子五所等科研机构 [1] - 实验室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联合体 [1] 人工智能安全挑战与应对 - 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呈现跨领域、复合型、动态化特征,传统事后监管模式难以应对复杂挑战 [3] - 技术层面存在生成式AI随机性输出导致传统安全防护失效、规则引擎无法覆盖大模型涌现风险(如深度伪造、隐蔽数据泄露)等问题 [3] - 生态层面面临对抗样本攻击、越狱攻击等新型威胁加速迭代,中小微企业安全防御技术储备不足且缺乏全生命周期防护能力 [3] - 大湾区涉及三种法律体系(GDPR、PIPL、PDPO),数据跨境流动面临多重合规要求与跨区域安全治理协同挑战 [3] 实验室三大职能领域 - 服务企业发展:提供覆盖生成式AI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评估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机制 [4] - 推动产业落地:打造生成式AI赋能千行百业咨询平台,强化大模型企业与行业企业对接,探索国际标准接轨认证机制助力产品出海 [4] - 加强安全监管:开发安全评测系统,防范模型黑箱、幻觉、算法歧视风险,建立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 [5]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进展 - 广东累计完成92款生成式AI服务备案,约占全国已备案大模型的17%,位居全国前二 [8] - 2024年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600亿元,汇聚企业超2800家,均居全国前列 [11] - 深圳已发行首期20亿元"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及50亿元"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构建"引导基金+天使基金+种子基金+集群基金"投资生态 [11] 企业应用案例与技术突破 - 小鹏汽车2024年AI研发投入超40亿元,自研车载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智能驾驶、机器人及飞行汽车领域,图灵芯片AI算力达主流车芯3至7倍 [9][10] - 云蝶科技"行知大模型"为国内首个通过备案的教研科研类大模型,具备"小算力、低成本、快落地"优势,已应用于教育、体育、办公领域并孵化智能鼠标等产品 [10] - 元象科技依托VR、AI及3D引擎技术打造全国首个"全真互联"博物馆,通过沉浸式数字体验创新文旅IP [10] - 陆兮科技推出国内首个采用类脑技术路线的大模型,推理效率较传统架构提升数倍,能耗降幅超80% [10] 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 - 实验室将在香港、澳门、广州、珠海、东莞等地设立地方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技术评测等服务支持产业发展 [5] - 深信服将利用网络安全技术积累为实验室提供安全运行环境,并加强在香港地区的宣传推广 [6] - 深圳凭借年轻化人才结构、发达硬件产业链及丰富应用场景,成为大湾区生成式AI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11]
联合实验室理事、深圳陆兮科技创始人、CEO汪博伦: 探索新一代AI产业化路径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03
公司背景 - 陆兮科技由90后创始人汪博伦与周芃于2023年在深圳成立 公司名称源自第一位直立行走的人类"Lucy" [1] - 公司是中国首家聚焦类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生态链企业 专注于从零构建自主研发类脑架构 [1] 技术优势 - 推出国内首个采用类脑技术路线的自研大模型"陆兮类脑大模型" [1] - 自研类脑架构相较传统架构推理效率提升数倍 能耗降幅超80% [1] - 坚持"自研芯片+软硬适配"技术路径 构建自主可控类脑AI技术体系 [1] 业务布局 - 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打造赋能医疗 水利 金融等领域的行业垂类类脑大模型 [1] - 与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共建单位合作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架构与产业化路径 [1]
大湾区生成式AI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来了 | 深圳陆兮科技创始人、CEO汪博伦: 构建自主可控的类脑AI技术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03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文/图 "陆兮科技将充分发挥在类脑计算与自主可控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联合实验室共建单位一起,共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创新架构与产业化路径!" 9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理事、陆兮科技创始人、CEO汪博伦在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 揭牌仪式时说。 汪博伦介绍,陆兮科技是中国首家聚焦类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生态链企业,专注于从零构建自主研发的类脑架构,不仅成功推出国内首个采用类脑技术路 线的自研大模型——陆兮类脑大模型,还联合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出赋能医疗、水利、金融、教育、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行业垂类类脑大模型。 汪博伦表示,相较于传统架构,陆兮自研类脑架构的推理效率提升数倍,能耗降幅超80%。公司始终秉持"自研芯片+软硬适配"的技术路径,持续推进模型 与芯片的软硬件一体化协同适配:确保类脑架构可在国产芯片上稳定高效运行的同时,彻底摆脱对国外高性能GPU的依赖,构建起自主可控的类脑AI技术 体系。 � 2 ��������� ... .. .. .. .. .. .. .. .. .. .. .. .. .. . 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