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具币
icon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长春分行提醒您:警惕“道具币”陷阱,看似“玩具”实为犯罪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09:02
道具类假币定义与特征 - 道具类假币为不法分子仿照真币图案、形状、色彩非法制作的假币 通常添加"道具专用""电影货币""禁止流通"等字样或虚构发行单位名称以逃避法律打击 [1] - 此类假币标注用途包括"影视道具""魔术道具"等 但本质仍为仿造真币特征的违法物品 存在明确法律风险 [1] 典型案例与法律后果 - 孙某某伪造货币案中 涉案人员因制作带"魔术道具"字样的假币模板并通过网络销售 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万元 [2][3] - 李某等四人诈骗案中 犯罪团伙在虚拟货币交易中使用面额5万元道具类假币骗取泰达币 分别被判处1年9个月至2年2个月有期徒刑及6000元至1.8万元罚金 [4][5] - 陈某持有使用假外币案中 当事人以1000元购入20张面值100美元道具假币并出借 导致被银行收缴 最终被判8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6][7] 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 公众应避免因好奇或贪便宜购买仿真道具币 需认清其仿造货币的本质及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犯罪的风险 [7] - 发现道具币应立即上缴银行或公安机关 不可传播或使用 防止从持有者转变为犯罪者 [7] - 大额现金交易需选择明亮环境 仔细查验货币并借助验钞工具 对异常交易环境保持高度警惕 [7] - 误收道具币后严禁继续流通 应立即上交公安机关 避免助长伪造货币风气及触犯刑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