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
icon
搜索文档
印蒙稀土合作能复制中国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6-03 02:06
资源禀赋 - 中国稀土储量全球第一且涵盖轻中重稀土全品类 资源开发依托易开采的离子型矿和成熟基础设施实现高效低成本开发[3] - 蒙古稀土氧化物储量3100万吨占全球20% 但多为难选矿导致分离难度大成本高 且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铁路总里程不足2000公里 电网覆盖率低供电稳定性差[3] - 印度稀土储量仅690万吨全球占比5.7% 多为低品位矿致开采成本高经济性差 开发蒙古资源需先投入巨额资金改善基础设施[4] 技术能力 - 中国掌握开采分离提纯深加工全链条技术 拥有全球85%以上稀土精炼能力 萃取分离技术可实现17种元素高效分离 稀土永磁材料等产品占全球70%市场份额[5] - 印度处于技术初级阶段 缺乏科研体系和高阶人才 仅能进行粗加工 分离提纯环节能力不足 现有工厂存在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问题[5] - 蒙古稀土技术近乎空白 全国无工业级分离设施 完全依赖外部技术支持 即便引入日本澳大利亚也需10-15年形成自主技术能力[5][6] 运输条件 - 北线经俄罗斯远东港口面临铁路运力有限需升级设施 且俄罗斯与中国稀土合作密切存在政治不确定性[6] - 西线经中亚伊朗走廊全长超8000公里 政治局势复杂运输安全风险高 多国协调效率低下 成本达中蒙通道3-5倍[7] - 航空运输成本是海运10倍以上 仅适用高附加值产品 军用运输机改装商业用途投资巨大且运量有限[7] - 蒙古基础设施高度依赖中国 电力供应60%来自中国电网 铁路网络与中国深度对接 港口主要使用中国天津港曹妃甸港[7] 地缘格局 - 中国国内政治稳定可制定长期产业政策 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良好经贸关系保障出口渠道畅通[8] - 印度动机包括减少对中国依赖和提升影响力 蒙古意图通过第三邻国战略平衡中俄提高议价权 但两国合作存在信任危机和政策摇摆风险[8] - 全球稀土供应链85%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 印蒙即便运出矿产仍需送至中国进行分离提纯 技术依赖本质无法绕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