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鸟巢

搜索文档
高原铁塔上建鸟巢 猛禽有了“育儿房”
四川日报· 2025-08-24 22:15
项目背景与实施动因 - 若尔盖湿地作为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缺乏高大树木 导致鸟类选择输电铁塔筑巢[2] - 鸟类筑巢位置靠近电线易引发鸟粪短路 飞鸟误触带电体等安全隐患 造成护线与护鸟矛盾[2] 项目设计与技术方案 - 2021年起实施生命鸟巢项目 采用防腐藤条编织直径1米 深0.3米专用鸟巢[3] - 鸟巢安装位置经科学规划 避开带电部位并实施绝缘化处理 上层为架空避雷线下层为输电线路[3] - 铁塔横担配备动态旋转球发射生态信号 引导鸟类避开危险区域[3] 项目运营管理机制 - 实行一巢一码管理制度 通过扫码可查看每座铁塔鸟类信息与活动数据[4] - 飞巡队队员定期巡视记录鸟类产卵 育雏 离巢等成长数据[4] - 若尔盖湿地管理局另立杆搭建200多个空中鸟巢 采用箱状框架模拟适宜筑巢空间[4] 项目成果与生态效益 - 累计搭建67个生命鸟巢 吸引200余只鸟类入住[3] - 国家级保护鸟类产蛋58枚 孵化率达100%[3] - 猛禽以鸟巢为前哨站捕捉鼠兔 有效控制鼠兔数量并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3]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珍稀鸟类吸引游客 摄影爱好者及科研团队前来观鸟[4] - 住宿接待需求持续增长 推动当地牧民转型为民宿主理人 牧家乐老板及导游[4]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5]
三江源头“生命鸟巢”:原生鸟类与“新生”电网“和谐共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09:54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电网建设 - 三江源地区被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 生活着近300种珍稀鸟类和20多种猛禽 素有"候鸟的天堂"之称 [1] - 国家电网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实施"生命鸟巢"项目 在输电杆塔顶端安装直径约1米的藤条人工鸟巢 解决猛禽筑巢需求与电网安全的矛盾 [3] "生命鸟巢"项目成效 - 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 累计安装人工鸟巢5053个 成功引鸟筑巢2600余窝 引鸟筑巢率超50% [8] - 项目已推广至内蒙古 四川 甘肃 宁夏 新疆 西藏等省区 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典型案例 [8] - 观测显示每个"生命鸟巢"可使猛禽育雏期周边减少50只左右鼠兔或草原啮齿类动物 有效抑制草原生态破坏 [8] 生态与基建协同发展 - 国家电网通过"违章建筑置换安居房"模式 实现鸟类栖息与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双赢 [5] - 项目采用在输电铁塔安全位置搭建人工鸟窝和装设独立招鹰架等措施 促进鸟类与电网和谐共生 [3][5] - 清洁电能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 实现了从"防鸟驱鸟"到"爱鸟护鸟"的生态保护理念转变 [8]
电力小课堂 点亮孩子眼里的光
中国能源网· 2025-04-29 09:07
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联合格尔木市六一幼儿园开展"国网力量 点亮孩子眼里的光"安全用电进校园活动,通过"生命鸟巢"项目架起"绿电与自然"的生命纽带 [1] - 活动包含播放《生命鸟巢 云端安居》短片展示人工鸟巢设计细节,如红柳枝编织巢体、棕垫铺设及门牌编号系统 [1] - 电网员工使用3D打印电网模型进行沉浸式教学,讲解电的原理与安全知识,并组织"让灯泡亮起来"实验互动 [4] 电力科普教育创新 - 将传统"电力小课堂"升级为"幸福大舞台",融合暖心助学、电力科普、生态环保、科技体验四大模块 [4] - 采用比喻教学法(如"电流像小河""开关像水闸")帮助儿童理解抽象概念,现场设置抢答环节增强参与度 [4] - 活动自2021年启动后持续三年迭代,形成覆盖安全用电、生态保护、科技探索的复合型教育体系 [4] 生态保护实践 - 针对高原铁塔鸟类栖息问题设计专用"生命鸟巢",解决鸟类触电风险同时提供人工筑巢点 [1] - 计划通过摄像头远程观察鸟类生活状态,并引导儿童参与鸟类巢穴绘画等延伸活动 [5] - 项目覆盖三江源生态敏感区,将电网设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 [6] 技术应用与传播 - 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变压器等设备模型,提升儿童对电力设备的直观认知 [4] - 通过短视频呈现大鵟育雏等生态场景,强化自然保护意识传播效果 [1] - 活动影像记录显示儿童对"昆仑山电暖器"等延伸话题产生自发讨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