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周边商品)

搜索文档
物料社交:免费“周边”何以成年轻人“硬通货”
中国青年报· 2025-06-13 01:11
物料社交定义与演变 - 物料概念源自二次元文化 最初专指动漫游戏小说漫画等IP衍生的官方周边商品如角色徽章立牌手办玩偶海报等[1] - 随着同好间互赠文化兴起 物料演变为泛指粉丝间免费交换的自制周边 广义上包含线上数字内容和线下实体物品[1] - 物料与无料同音导致概念混用 非官方自制周边被纳入物料范畴 从官方宣传物品扩展至粉丝自制内容[2] 物料类型与制作方式 - 戏剧类物料以纸质类为主 包括明信片书签方卡票根等 根据不同剧目特色制作主题契合的特殊制品[3] - 电竞物料通过专业画师设计Q版卡通形象 制成贴纸小卡立牌钥匙扣镭射票等周边 单次设计到发货周期1-2天 成本约100元[5][9] - 创意物料包括就诊单药单语音盲盒等 如内含演出者童年照片的棉花挂件 捏动时播放生日歌[11] - 物料制作存在情感投入 画稿费用为普通自用稿的2-3倍 需支付画师排期成本[9] 社交功能与情感价值 - 物料交换创造自然社交契机 通过"可以交换一下吗"快速识别同好属性 建立初步连接[7] - 将抽象热爱转化为实体物品 构建充满共鸣的乌托邦 实现情感需求与价值认同[5][6] - 交换获得情感回馈 形成社群内部团结的重要方式 属于粉丝文化中礼物经济的延伸[8] - 满足感冲淡制作辛劳 强烈情感回报促使持续参与 尽管筹备需熬夜赶工[10] 交换模式与场景分布 - 线下交换采用定点召集式或线上预约式 通过小红书微博预告分发时间地点[10] - 大剧场演出前在剧院附近咖啡厅交换 开演后转至大厅 小剧场设物料架供自由取用[10] - 电竞赛事通过呼喊选手名字吸引同好围聚 赛车比赛依托版权照片制作物料交换[5][6] - 2014-2015年后形成严格身份识别机制 如领取时要求出示微博超话等级[8] 产业影响与创造价值 - 物料制作带动约稿设计印刷产业链 电商平台出现固定质量稳定的周边制作店铺[9] - 粉丝自制物料无形中起到对赛事和车手的宣传作用 扩大IP影响力[6] - 年轻人通过物料构思进行课堂外的创造力训练 掌握新技能并提升综合素质[11] - 情感投入的创造性劳动与艺术创作相似 积极意义大于消极影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