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康复

搜索文档
接住体育流量拓展消费增量
经济日报· 2025-09-21 22:08
行业政策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近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0% 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产出超1.4万亿元 [1] - 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超484万个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5.4亿人 [1] 行业发展现状 - 赛事经济、户外产业和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村BA""苏超"经济效应集中爆发 [1] - "15分钟健身圈""智慧健身跑道"提质扩容 数字技术为体育事业注入动能 [1] - 攀岩、滑板等项目因场地限制难以提升参与度 热门赛事票务紧张问题凸显 [2] 产品供给创新方向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深化地域特色打造原创赛事IP [2] - 推动户外运动生活化大众化 聚焦80后90后核心群体提供智能化年轻化装备 [2] - 推进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创新 加大数字化产品研发力度 [2] 消费场景扩容措施 - 实施体育消费节、消费券、满减活动及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惠民举措 [3] - 改造升级传统体育场馆设施 增设滑梯绳网等拓展专业运动场景 [3] - 丰富涵盖康复训练等个性化需求的体育用品 做优居家适老监测功能型品牌 [2][3] 企业经营支持政策 - 将符合条件体育企业纳入金融支持名单 通过定制融资方案和财政贴息缓解融资难题 [3] - 培育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强化品牌赛事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3] - 为赛事主体对接金融服务和商业配套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购票流程 [3] 跨部门协同机制 - 推进体育、教育、海关、税务、统计等部门数据共享 [3] - 建立统筹协调与应急联动机制 确保重大活动时快速响应与资源调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