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泥人张彩塑
icon
搜索文档
灯芯草点染、泥人DIY……天津非遗让世界读懂中国
央视新闻· 2025-08-29 17:30
上合峰会文化展示活动 - 天津将举办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预计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 [1] - 会议期间将集中展示泥人张彩塑 杨柳青木版年画 郑氏漆器 木工榫卯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14] 泥人张彩塑艺术展示 - 高级工艺美术师夏青拥有三十多年泥塑经验 将在峰会期间展示三件代表性作品包括齐天大圣和梦娃 [3][4] - 团队设计互动环节让外国友人亲手绘制泥人眼睛部位 制作完成后可作为伴手礼带走 [6][8] 杨柳青年画创新呈现 - 高级工艺美术师王艳从业近二十年 将展示《仕女游春》《四季雅聚》等经典古版作品 [10] - 采用中国传统手卷形式呈现 具有叙事性和阅读性特点 [12] - 创新设计去色处理画面 使用灯芯草点染技术使操作简易且视觉效果饱满 [13]
何以中国丨古今交融尽显魅力 老街新景再绽“繁花”
央广网· 2025-08-12 14:04
古文化街的历史渊源 - 天津古文化街起源于隋朝大运河开凿后的漕运商埠文化,见证了"九河下梢"作为南北通衢的繁盛[2] - 明清时期每年数百万石漕粮经此运往北京,形成"沽上艺苑"的民俗交融场景[2] - 687米长的街道保留元代建筑特征,如2024年完成修缮的天后宫宫门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复原[6][9] 传统文化业态现状 - "泥人张"彩塑技艺传承六百年,店铺游客如织[6][8] -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1927年创立)推出"麻花PLUS"及益糖高纤麻花,并与杨柳青年画跨界开发特色包装[6][8] - 祥禾饽饽铺与天后宫联名糕点热销,煎饼馃子味海河牛奶成为网红单品[12] 文旅融合创新项目 - 2024年落成的"津港印象"项目融合漕运与现代港口文化,含模拟码头设备及沉浸式影片[9][12] - 杨柳青年画店创作12米长卷《海河绘》描绘天津新地标[12] - 2025年春节双鼓/古联动活动吸引419万游客,结合传统皇会展演与鼓楼灯光秀[12] 街区改造与影响力 - 20世纪80年代至2024年经历两次整修及"微更新",成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典范[9] - 天津民俗博物馆与天后宫连片形成文化展示集群[9] - 街区年客流量显著,戏楼、茶馆等场所持续开展相声、京韵大鼓等民俗表演[7][10]
漫评:魅力津门绘就“和合共生”多彩画卷
环球网· 2025-08-10 09:5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发现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投资分析信息。文档主要聚焦于天津的文化历史、城市发展和开放包容性,属于人文地理范畴,不涉及可分析的商业或财务数据。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行业趋势的文本以进行专业分析。[3][4]
何以中国|漫评:魅力津门绘就“和合共生”多彩画卷
环球网· 2025-08-10 09:18
天津文化特色 - 天津通过"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展现津派文化,启动仪式分为"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 [3] - 天津文化融合江南灵秀与北方豪迈,形成"九河下梢"的兼容气度,古文化街的泥人张彩塑和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传统文化代表 [3] - 天津城市风貌兼具古典与现代,海河畔的世纪钟与津湾广场、独乐寺与意式风情区等建筑体现历史与开放并存 [3] 天津开放发展 - 天津港作为物流枢纽和文明互鉴桥梁,促进货物与文化交流,体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共生理念 [4] - 天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以开放包容和协同发展连接世界,未来将继续深化"和合共生"的实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