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稻香软217(崇尚217)

搜索文档
一粒“金种子”,助力农业发展
环球网· 2025-08-27 11:41
核心交易事件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粳稻新品种"沪稻香软217"以102万元价格转让15年独占使用权予上海崇明种子有限公司 创上海常规稻种新品转让价年度纪录 [1] 品种技术特性 - 新品种通过传统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融合 历经七八代选育实现品质与产量平衡 [1] - 具备米粒晶莹 口感软糯 植株矮壮 耐密植 易管理等特性 解决水稻"好吃不好种 好种不好吃"矛盾 [1] 经济效益表现 - 试种期间亩产值达3200元 较普通水稻高出近一倍 [1] - 企业斥资百万元主要看中其对"崇明大米"品牌价值提升作用 推动从"卖大米"向"卖品牌"转型 [1] 产业模式创新 - 交易形成"科研-企业-市场"良性循环:科研单位通过成果转化增强创新动力 企业因独占权获得稳定预期 市场避免优质品种无序扩散 [1] - 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助力科研成果走向田间 [2] 行业发展方向 - 需持续突破育种等关键技术 强化农业"芯片" [2] - 需培育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 [2]
打造好口碑 崇明百万重金买种子 “崇尚217”已试种8000余亩 最快明年端上更多消费者餐桌
解放日报· 2025-08-20 01:56
行业趋势 - 上海农业正从追求产量向追求价值转变,关注一亩地创造的价值而非单纯产量 [1] - 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业成为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正转化为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新品种技术突破 - 上海市农科院历时7年选育出"沪稻香软217",结合传统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技术,解决"好种不好吃,好吃不好种"矛盾 [1] - 新品种植株矮壮抗倒伏,米质晶莹油润、口感香软,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1][2] 商业价值与交易 - "沪稻香软217"以102万元价格转让15年独占使用权,创上海常规稻种新品转让价纪录 [1] - 受让方上海崇明种子公司将其更名为"崇尚217",强化"崇明大米"地理标志商标核心竞争力 [2] 市场推广与效益 - 新品种已在上海东滩试种8000余亩,亩产稻谷约1200斤,亩产值超3200元 [3] - 独占授权模式有助于集中资源推进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避免低价竞争 [2] 品牌战略 - "崇尚217"承载崇明生态岛打造顶级农产品品牌的决心,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消费端形成完整链条 [2] - 新品种最快明年可大规模推广上市,进一步延伸市场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