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毡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新疆是个好地方!” 一起来体验夏日的天山南北
央视网· 2025-08-25 13:45
旅游吸引力 - 新疆拥有山地、草原、湖泊、沙漠等丰富自然风光和多民族人文风情,成为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 [1] - 库车老城通过歌舞表演(如萨玛瓦尔舞)、非遗文化(十二木卡姆)和互动体验(如制作库车大馕、试戴花帽)展现独特文化魅力,吸引游客深度参与 [3][5][11] - 伊犁草原提供原生态牧民生活体验,包括制作毛毡、传统舞蹈表演和骑马穿越乌孙古道等活动 [19] 旅游基础设施与交通 - 新疆26个机场航班量在7月实现不同程度增长,火车旅游专列采用夜间赶路、白天观光的模式提升效率 [15] - 独库公路(穿越天山)和阿禾公路(连接阿勒泰与喀纳斯)开通,支持自驾游客一日内体验四季景观和多元地貌 [17] - 多地建设自驾营地与房车营地,提供补给服务和便利基础设施,助力游客探索小众景点 [17] 旅游经济影响 - 库车老城改造后采用星罗棋布式文化布点策略,2023年1-7月旅游人数达700多万,同比增长超50% [11] - 琼库什台村从深度贫困村转型为旅游热点,牧民通过民宿(如4间木屋+3间毡房)、马队合作社等方式参与旅游业,人均收入从6000元升至5万-6万元(增长约10倍) [19][23] - 旅游业带动传统手工业(如艾德莱斯绸)发展,学徒与工匠通过销售布料和定制服装获得经济收益 [13] 文化融合与游客体验 - 游客通过融入当地活动(如二胡演奏、传统歌舞)获得深度文化体验,体现旅游模式从观光向参与式转变 [5][7] - 库车作为古龟兹文化中心,通过老茶馆(2元消费)、历史街区改造等方式实现东西方文化交融与传承 [9][11] - 牧民以宴请礼仪招待游客,强化跨文化联结,同时分享生活改善的喜悦 [25]
民族手工业品牌集群闪耀“世界小商品之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23:24
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 - 民族手工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载体 [1] - 国家民委组织实施品牌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融合创新发展 [1] - 2024年内蒙古"金石交"品牌销售额突破3200万元带动450余人就业 [3] - 山东"齐鲁有礼"品牌已纳入240余个企业及合作社涵盖196项非遗项目 [5] - 广西"百香百色"品牌涵盖12个县区400多款产品 [6] 品牌创新案例 - 湖北恩施创新"茶旅融合"模式串联博物馆等场景构建文化生态圈 [2] - 内蒙古"金石交"获93件国宝文物数字版权授权开发9大类500余种产品 [3] - 山东形成技艺传承、产品设计、营销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5] - 贵州打造"贵系列"品牌突出生态资源和文化沃土优势 [5] - 海南黎锦元素服饰亮相巴黎时装周推动产业化发展 [7][8] 产业融合趋势 - 民族手工业从抢救性保护向生产性保护转型路径明确 [3] - 义乌作为首发平台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4] - 四川组织专业团队摸清手工业发展现状探索融创品牌培育 [6] - 北京"深山集市"在欧美商场举办30多场展示民族手工艺品 [7] - 建立"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实现数据化市场化发展 [7] 文化价值提升 - 民族手工艺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路径 [3] - 产品从文化展品转变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深层支撑 [3] - 广西将非遗元素应用于背包、围巾等日常文创产品 [6] - 民族手工艺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9] - 现代科技与手工技艺结合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产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