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汉dmi
icon
搜索文档
一年车龄就能打5折,谁在捡漏二手电车?
36氪· 2025-09-11 07:20
核心观点 -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交易量显著增长但面临高贬值率、缺乏统一检测标准和质保保障等核心挑战 导致买卖双方及车商均承受较大风险 [1][4][6][7][9] 市场交易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接近40% 其中6月单月交易量达14.11万辆 同比上涨64% [1] - 新能源车三年平均残值率仅32.5% 较燃油车低15个百分点 [4] - 典型贬值案例包括:比亚迪秦一年贬值50%(8万元购入4万元售出) 比亚迪汉dmi三年贬值19万元(25万元购入6万元售出) [3] 消费者购买动机与风险 - 消费者因高性价比选择二手新能源车:案例显示某新势力车型行驶1.2万公里后成交价不足21万元 较原新车落地价33万元折让超12万元(贬值率超36%) [1] - 电池健康度无法精准评估 更换成本高达数万至十几万元 且车辆过户后大概率失去原厂质保 [6] - 消费者面临维修成本自担风险 案例车主反馈"小问题不断"且维修耗时耗钱 [6] 车商经营困境 - 收车需大幅压价:行业共识"落地即八折 三年剩四折" 因新车迭代快且新老款价格倒挂(新一代配置更高但定价更低) [1][4] - 库存周转压力大:2025年6月行业平均库存周期达43天 35.6%车商库存周期超30天 [8] - 收车如"定时炸弹" 常因市场降价导致周内亏损数千元 案例显示压车三个月后成交价低于收车成本 [7][8] 行业规范化挑战 - 缺乏统一电池检测标准:现有检测仅能评估大概健康度 无法量化暗损风险 [6][9] - 主机厂官方认证(如蔚来)仅限单一品牌 未形成全行业标准 [10][11] - 跨企业数据接口难打通 开放质保和数据可能增加车企与车商成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