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不育制种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杂交玉米核不育制种技术走向产业化
科技日报· 2025-09-10 08:37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历时15年创新研发杂交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制种技术 已具备产业化条件[1] - 技术集成转基因保持系、种子分级装置及标记筛选方法 实现雄性不育系高效扩繁和杂交种子高纯度生产[1] - 运用籽粒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和植株形态标记等专利技术 在播种前至散粉前多环节简易区分不育系与保持系[1] 技术优势与试验成果 - 技术通过关联籽粒大小和植株形态基因创制易分选不育系 双重质量控制解决传统种子混杂和育性不稳定问题[2] - 2022年起在海南、甘肃、新疆等五地试验示范 不育系制种基地较人工去雄基地平均增产10%以上[2] - 显著降低玉米制种去雄成本并减少企业管理成本 提升制种效率与纯度[2] 产业化开发与合作 - 中国农业大学授权四川天能璟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产业化开发[2] - 联合成都瀚辰光翼科技研发智能除杂机 实时定位紫色杂株杆径并精准切除 显著提升除杂效率[2] - 技术处于杂种优势利用核心地位 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