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柳夜熙
icon
搜索文档
虚拟数字人:在技术迭代中进化
经济日报· 2025-09-14 21:53
行业演变历程 - 虚拟数字人行业从2021年资本追捧阶段转入理性调整期 初期因虚拟美妆数字人"柳夜熙"爆红引发品牌虚拟代言人热潮 A股概念股轮番涨停 [2] - 行业曾流行"3个月造星 6个月回本"口号 但高昂成本逐渐显现 单条短视频制作成本达数十万元 前期研发投入达百万元级别 [2] - 用户新鲜感退潮导致虚拟代言人大量撤下 虚拟主播GMV不足真人主播1/5 抖音平台虚拟主播平均观看时长从15分钟降至5分钟 粉丝流失率超40% [3] 技术发展与成本结构 - 早期数字人依赖动作捕捉与图形渲染技术 存在表情僵硬 交互延迟等技术同质化问题 [3] - 高质量3D数字人制作成本居高不下 2D数字人因模板泛滥陷入价格战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产品升级为"数智人" 运用自然语言处理 语音识别 图像识别与情感分析等技术实现智能交互 [4] 商业化应用转型 - 行业从C端偶像经济转向B端实用场景 包括金融 医疗 教育 企业服务等领域 通过SaaS平台降低制作门槛 [4] - 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吸引超1300万人次观看 GMV突破5500万元 部分品类带货单量超真人首秀数据 [4] - 京东618期间数字人带货能力超越80%真人主播 1.7万家品牌商家使用数字人直播 百度二季度数字人收入环比增长55%达约5亿元 [5] 市场规模与资本动态 - 2025年中国虚拟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80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6400亿元 [6] - 截至2025年7月7日虚拟数字人领域发生23起投融资 总金额达35.07亿元 平均每起融资超1.5亿元 [6] - 上海等地出台政策支持数字人关键技术攻关 多地政府部门上线数字人提供公共服务 [6] 法律规范与平台治理 - 虚拟数字人形象被认定为具有独创性的美术作品 受著作权法保护 技术内核中的代码可作为计算机软件受保护 [7] - 抖音平台累计处理超17万个录播直播间 封闭3万多个账号 打击2800多个黑商团伙以治理AI主播冒充真人问题 [7] - 行业需应对数据隐私 版权争议等伦理法律问题 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出现虚拟数字人著作权侵权判例 [6][7] 技术演进方向 - 多模态大模型发展推动虚拟数字人效果优化 未来需实现从功能复刻到情感共鸣的技术跨越 [4][5] - 数字人直播通过技术驱动重构电商价值链 竞争核心在于场景化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 [5] - AI大模型如GPT-5 百度文心一言为虚拟数字人注入智慧灵魂 未来5年将向智能制造 文娱消费领域深度赋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