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机

搜索文档
机收划算,这笔账“老把式”算得清楚(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21
农业机械化推广成效 - 水稻收割机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每亩地收割脱粒仅需15-30分钟 相比传统人工方式节省超过95%的时间[2][3][4] - 机械化作业成本优势明显 机收每亩费用100元 较人工收割节约83%成本(人工收割需3人/天 成本600元/亩)[3] - 农机手通过租赁方式开展服务 年服务面积200余亩 扣除油费后净收益达1万元[4] 技术培训与操作优化 - 政府组织免费农机操作培训 培训周期达半个月 有效提升机手操作熟练度[4] - 农机手通过技术改进降低机损率 谷粒掉落从每亩100斤减少至80斤 降幅达20%[4] - 针对丘陵地形开发专用操作方案 包括路线规划与自制铁板辅助设备 实现45度斜坡作业[4]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县级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 打造全程机械化示范点 机械化率从70%提升至85%[5] -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落实 村级单位成立农机合作社 配备2台收割机开展规模化服务[5] - 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种植 种粮大户经营面积达30-60亩 为机械化作业创造实施条件[4][5]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机械化推动秸秆还田利用 收割同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 实现肥料化利用[3] - 劳动力解放效果显著 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土地流转保障耕地利用率 解决撂荒问题[4] - 农机租赁商业模式得到验证 年租金7000元设备通过跨区作业实现盈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