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戏剧心理疗愈课
icon
搜索文档
青年下班 夜校开门 散散“班味” 奉贤夜校丰富多元课程让年轻人每周都盼着来“充电”
解放日报· 2025-08-05 01:43
核心观点 - 奉贤区青年夜校项目通过多元化课程吸引青年群体参与 有效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使用率并增强青年社区归属感 [1][2][3][4] 课程内容分析 - 课程类型涵盖艺术疗愈 体育健身 传统文化和实用技能四大类别 包括戏剧心理疗愈 燃脂尊巴 中医养生和沪语学习等具体课程 [1][2][3] - 戏剧心理疗愈课程通过即兴喜剧和无实物表演帮助青年释放压力 参与者反馈"内心轻松许多"并感到"解压" [2] - 燃脂尊巴课程在动感音乐中开展 单次课程吸引大量青年参与 老师通过"把KPI踩在脚下"等引导语增强课堂氛围 [2] - 中医养生课程因三伏天时节成为最抢手课程 配套提供刮痧 穴位按摩教学及贴心伴手礼 [3] - 沪语课程由海派文化专家授课 重点帮助来沪青年通过方言学习加速城市融入 [3] 参与群体反馈 - 法律从业者朱严谨参与搏击和爵士舞课程后 结识志同道合朋友并收获技能与活力 [3] - 青年小陆连续报名4期课程 从"觉得党群服务中心距离远"转变为"每周盼着来充电"并感觉"找到组织" [4] - 市民张伊在戏剧课后表示意犹未尽 希望街道持续开展课程并增加名额数量 [1] 设施运营模式 - 课程主要设置在升级后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西渡街道新中心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3][4] - 奉浦街道每月常态化举办"周五下班有more有young"活动 提供饮品美食和氛围灯 围绕青年兴趣话题开展沉浸式讨论 [4] - 西渡街道计划嵌入共享办公和项目孵化等新型服务模块 重点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 [4] 社会效益体现 - 青年夜校使下班时间从"宅家刷手机"转变为"自我提升和社交娱乐" 有效提升年轻人精神富足感 [3] - 课程帮助来沪青年加速城市文化融入 通过方言学习和生活技能培训增强归属感 [3] - 党群服务中心通过青年活动改变"严肃刻板 老气横秋"的传统印象 首次参与青年反馈"和想象中不一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