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古柏》

搜索文档
100年前,一群亚洲人闯入巴黎,如今享誉世界
36氪· 2025-08-14 00:59
展览背景与意义 -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举办"他者之城:1920-1940年代在巴黎的亚洲艺术家"特展 系统性梳理该时期亚洲艺术家群体 涵盖中国 日本 韩国 越南等地区100多位艺术家的200多件作品 [6][12] - 展览旨在呈现被西方美术史忽略的亚洲艺术家价值 强调他们并非单纯学徒 而是构成巴黎文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54][56] - 展览按主题分为五个单元:"世界工坊" "殖民剧场" "表演与舞台" "展览现场"和"工作室与街头" 还原亚洲艺术家在巴黎的真实创作生态 [12] 历史背景与艺术家群体 - 1920-1940年代巴黎外国居民占人口9% 其中包含数百位亚洲艺术家 他们既是文化闯入者 也是艺术灵感汲取者 [9] - 亚洲艺术家在巴黎面临种族主义与文化隔阂 但保持东方文化根基 以平视眼光融入西方艺术探索 [15][16] - 华人艺术家包括常玉 徐悲鸿 潘玉良 庞薰琹 常书鸿等 他们跨越文化边界却保留东方底色 [16] 常玉艺术成就与市场表现 - 常玉被誉为"东方马蒂斯" 其裸女图曾以2.7亿天价成交 创作融合水墨线条与西方技法 形成独特东方美学 [21][30] - 展览展出17幅常玉作品 包括早期油画 纤维板作品及水墨裸女画 其中《仰卧裸女》尺寸达80.5x129.5cm [20][26] - 常玉签名采用东方印章形式 晚年通过修复漆器屏风维持生计 艺术创作坚持化繁为简的留白理念 [30] 徐悲鸿艺术贡献与作品 - 徐悲鸿引领中国艺术家赴法留学 回国后成为现代美术教育奠基者 其1930年代中国画作品属蓬皮杜中心馆藏 [32] - 展览展出徐悲鸿罕见早期油画《凭桌》 尺寸59x73cm 描绘第一任夫人蒋碧薇 体现内敛东方美感 [34] 潘玉良艺术生涯与自画像 - 潘玉良从青楼女子成为世界级艺术家 多幅自画像展现其自尊与民族认同 如《执扇自画像》尺寸91x64cm [36][39] - 晚年因经济困难无法支付作品运费 仍坚持将作品运回中国 体现对民族的忠诚 [39] 庞薰琹工艺美术探索 - 庞薰琹在巴黎吸收装饰艺术潮流 回国后创立中国首个现代主义油画社团"决澜社" 并建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41][45] - 以现代主义眼光整理中国传统纹样 推动民族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45] 常书鸿与敦煌保护 - 常书鸿因《敦煌石窟图录》放弃职业油画家道路 回国创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48][51] - 其油画作品《鱼虾》尺寸60x90cm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48] 艺术市场与历史价值 - 巴黎画派亚洲艺术家作品成为重要收藏方向 其创作折射战争 迁徙背景下的文艺交流与时代命运 [18] - 艺术作品穿越时间界限 通过真诚创作反映时代所见所想 成为超越文字历史的重要载体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