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球样品

搜索文档
嫦娥五号样品揭示钛铁矿在月表水分布与存储中的“双重作用”
科技日报· 2025-09-02 06:33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 - 通过分析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的钛铁矿颗粒首次揭示钛铁矿在月表水分布与存储中的双重作用 [1] -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1] 月表水来源与分布特征 - 太阳风注入的氢是月表水的重要来源 [1] - 遥感观测显示低钛区域含水量通常高于高钛月海玄武岩区域且富钛区域水的日变化更明显 [1] - 对11颗钛铁矿颗粒的精细分析证实其表层水来自太阳风但含水量明显低于硅酸盐矿物 [1] 钛铁矿特性与水的保存机制 - 钛铁矿在太阳风辐照下会产生大量囊泡晶格缺陷和纳米金属铁且囊泡结构比硅酸盐矿物发育更显著 [2] - 囊泡中检测到氦却未发现水分子或羟基说明水难以在其中稳定保存 [2] - 铁-氧和钛-氧化学键较弱易与太阳风氢结合生成水但会形成囊泡结构导致水逃逸 [2] 环境因素与水逃逸机制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和微陨石撞击频繁会促使水分子从钛铁矿中扩散逃逸 [2] - 囊泡内气压过高时会导致水的逃逸 [2] 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 发现成功解释月球上高钛区域水的日变化更显著现象 [2] - 研究深化对月球水循环的理解并为未来月球探测和原位水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2]
前沿科技“硬核”突围不停步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有了新发现
央视网· 2025-08-09 02:37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新发现 - 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的玄武岩样品揭示了月幔处于"超还原"状态,深化了对月球内部组成的认识 [1] - 月幔厚度1000多千米,占月球体积一半以上,是月球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 [3] - "超还原月幔"指月幔物质元素以较低价态存在,可能更原始或受大型撞击导致还原过程 [3] 月球正面与背面差异 - 嫦娥六号着陆区月幔比正面更"干"、更"贫瘠"且更"还原",差异延伸至几百公里深度 [5][7] - 月球正背面在玄武岩分布、地貌特征、化学成分和月壳厚度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 [5] - 该发现对行星科学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并对月球资源评估与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7] 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与研究 - 国家航天局已发放九批共125.42克月球样品,含国际机构申请的嫦娥五号样品2.18克 [8][9] - 国内外基于嫦娥五号、六号样品发布研究成果超150个 [9] - 样品申请采取"线上提交+专家评审"流程,每年开放两次申请窗口,全程历时约5个月 [11] 月球科研方向转变 - 研究领域从传统地质分析转向工程应用,如原位资源利用、月壤制砖等 [13] - 国内数十家工程类机构参与申请,研究涵盖月壤材料特性、设备定标等技术 [13] - 早期嫦娥五号研究以地质科学为主,包括年龄测定、古磁场分析等 [13]
“已陆续发放125.42克,含其他6个国家的2.18克”
观察者网· 2025-08-08 13:32
月球科研样品发放 - 国家航天局已发放九批月球科研样品共12542克 [1] - 其中向6个国家的7家机构发放嫦娥五号样品218克 [1] - 国内外科学家基于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样品已发布超150项研究成果 [1] 国际合作申请情况 - 中国航天日期间公布嫦娥五号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 [1] - 通过评审的机构包括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7家国际机构 [1] - 样品借用依据《月球样品管理办法》等规定执行 [1] 参与国际机构名单 -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 [1] - 德国科隆大学 [1] - 日本大阪大学 [1] - 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 [1] - 英国开放大学 [1] - 美国布朗大学 [1]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
嫦娥月壤来到法国实验室 中法合作助力讲述“月球完整故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3 03:04
月球样品研究价值 - 中国国家航天局向6个国家7家机构提供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 [1] - 月球样品采自月球近地面北部区域 此前未被取样 年龄比阿波罗任务样品年轻近十亿年 [3] - 样品表明月球火山活动可能持续到比人类此前认知更晚时期 [3] 科学研究发现 - 同位素检测显示月球在曾认为的时间点之后仍有火山活动 [5] - 研究促使重新思考月球内部情况以及晚期火山活动原因 [5] - 若样品表现与阿波罗样品相似 可能得到关于整个月球的完整故事 [7] - 若结果不同则表明月球内部性质可能不像地球 [7] 中法科研合作 - 中国在太空科研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9] - 法国教授因月球样品和优秀中国学生每年多次赴中国交流 [11] - 国外提供分析测试条件与中国样品资源形成互补结合 [13] - 中法科学家通过数据与合作共同探索太空未知奥秘 [15]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观察者网· 2025-05-03 10:46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与月球样品研究 - 中国国家航天局批准6个国家7家机构借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包括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6] - 美国高校因"沃尔夫条款"限制无法使用NASA资金研究中国月球样品,需自筹经费 [1][3] - 中国探月工程坚持开放原则,2023年10月起面向国际开放月球样品申请 [6][7] 中美航天合作现状 - 美国NASA曾尝试为"沃尔夫条款"创造例外以参与中国月球样品研究 [6][7] - 中国科学家长期难以获取NASA阿波罗计划样本,美方未回应中方共享请求 [4][7]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批评美国航天政策封闭,强调中国保持开放态度 [8] 月球样品科研价值 - 嫦娥五号样品来自NASA未采样区域,可提供月球地质历史新见解 [7] - 美国科学家计划对比嫦娥五号与阿波罗样本的物理特性及磁性差异 [4] - 香港大学科学家指出需在同一实验室分析中美样本才具科学意义 [4] 技术细节与流程 - 美国高校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签署协议才能接收月球样品 [3] - 美方机构需通过国会"特别许可"和国家安全认证才能获取样品 [7] - 嫦娥六号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带回样品的任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