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植物园

搜索文档
武汉凭“夜游”跻身暑期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
长江日报· 2025-08-25 02:26
文章核心观点 - 武汉通过整合文化演艺、江河景观和自然科普资源 构建多元化夜游IP矩阵 显著提升暑期旅游吸引力 推动夜经济发展 使武汉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 [1][10][11] 夜秀IP表现 - 汉秀剧场《水秀》开演不到一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 场场座无虚席 其中60%为外地游客 [2] - 演出融合惊险特技与科技呈现 包括24米高空飞人表演 12飞十字球摩托车90度垂直俯冲 以及27.5米高台80公里时速入水等高难度动作 [3] - 游客专程为演出赴武汉 评价"震撼" 认为其力量与柔美融合形成独特魅力 [3] 夜航IP集群 - 长江夜游形成"一船一特色"IP集群 涵盖知音号、古琴号、长江荣耀号等多艘游船 [3][6] - 知音号暑期开票秒空 打破周一休演惯例加开双场演出 提供沉浸式舞会互动和舱室故事体验 [4] - 7-8月两江游览游船接待人次较6月大幅提升 亲子家庭占比持续上升 江风灯光交织成必选体验 [6] 夜研学IP拓展 - 武汉植物园推出"植植屋夏夜奇遇记"独立夜宿营 三期活动备受欢迎 夜游单日营期期满员且8月新增多期 [7] - 自然博物馆"小小夜巡员"活动让孩子参与真实巡馆任务 包括展品检查和安全巡视 并获得社会实践证书 [8] - 极地海洋度假区夜宿海洋馆活动允许孩子在海底隧道旁搭帐篷 与鱼群和白鲸共眠 成为亲子热门选择 [8] 客源结构与消费影响 - 夜游项目吸引上海、江西及湖北本地外地亲子家庭 家长认可边玩边学的体验式项目 [10] - 外地游客专程为夜游延长武汉行程1-2天 覆盖夜上黄鹤楼、知音号、汉秀剧场及欢乐谷等多景点 [10] - 夜游IP矩阵通过矩阵化思维整合文化底蕴与资源 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城市文旅IP [10][11]
“科技感”“体验感”成文旅新关键词 花样“夜”态圈粉游客“住下来、细细品”
央视网· 2025-07-06 02:36
旅游行业夜间经济创新 - 云南西双版纳推出夜游植物园看萤火虫和星光夜市等特色项目,为游客夜生活提供新选择[2][4][9] - 植物园开发物种识别小程序,游客可上传夜间动植物照片获取详细信息[7] - 河南开封夜游项目包括坐船体验宋朝文化和互动诗词游戏,32%游客选择过夜[13][16] - 江西滕王阁引入AI导游"王勃",可定制游览路线并讲解历史[14] - 河北白石山新增悬崖大荡绳和云中飞索项目,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一天以上[18] 科技赋能旅游体验升级 - 暑期旅游线路设计强调"科技感"和"体验感",多地景区推出昼夜连续体验项目[10] - 开封八大景区通过汴河水道串联,提供宋词乐舞和古风表演等夜游内容[13][16] - 滕王阁采用虚拟数字人导游技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14] - 葛仙村以《上元灯彩图》为蓝本打造"千灯巡游",游客可提特色灯笼参与[20][29][31]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葛仙村夜游项目包括众妙阁光影秀、火壶表演和水幕电影等多元体验[24][26] - 景区推出近百人灯笼巡游队伍,展示山西转花灯、徽州鱼灯等各地特色灯彩[31][32] - 配套提供铅山烫粉、灯盏果等地方特色美食,延长游客消费链条[33][35] - 设置"星辰广场"祈福和烟花秀环节,打造"手可摘星辰"的沉浸式体验[36][39] 旅游消费结构变化 - 深度体验项目带动景区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增速显著快于门票收入[20] - 游客停留时间延长促进土特产和民宿等二次消费明显增加[20] - 开封夜游项目使过夜游客比例达32%[16] - 白石山景区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几小时延长至一天以上[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