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参数患者监护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两家巨头扩大合作,对国内厂商有何影响?
思宇MedTech· 2025-09-15 04:09
文章核心观点 - 飞利浦与Masimo续签并扩大在患者监护领域的战略合作 反映医疗器械行业从单点创新向系统化整合解决方案发展的趋势 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可加速产品上市、提升临床价值并满足医院对整体方案的需求[1][6] - 国内医疗器械厂商需借鉴合作模式 将单点技术创新嵌入大厂平台以实现规模化 但需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作或自研路径[9][12] 合作内容与技术整合 - 技术整合涵盖多参数监护设备与传感器深度协同:Masimo的SET脉搏血氧技术加速整合至飞利浦监护设备 Radius PPG可穿戴传感器与飞利浦床旁监护仪及中央站实现协同[4][5] - 共同开发下一代患者监护解决方案 重点方向包括移动化、可穿戴化和智能化 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科室参数扩展 并实现与院内信息系统及电子病历的数据互通[5] - 合作包含基于AI的算法开发 旨在提升临床洞察力并改善患者预后 覆盖ICU、手术室到普通病房的全场景监护[5] 企业优势与互补性 - 飞利浦优势体现在医院端多参数监护设备的全球广泛装机量 尤其在高依赖度场景监护仪领域具有系统集成和渠道覆盖能力[4][6] - Masimo优势集中于非侵入式传感技术创新 包括SET技术(在运动/低灌注情况下保持信号稳定)和Rainbow平台(连续测量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等参数)[4][5] 行业合作趋势与适用领域 - 合作驱动因素包括临床对跨学科方案的需求、研发效率提升需求(缩短研发落地路径)以及支付与监管要求(通过大厂平台加速医保准入)[10] - 适宜合作领域包括:患者监护与数字健康(传感器+算法+平台)、影像与手术场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耗材与大设备(绑定销售)、AI与设备(初创公司+设备商)、院外健康管理(设备+数字平台+保险)[10] 合作模式对比与国内实践 - 迈瑞医疗采用全栈自研模式 通过内部整合实现传感器、算法与监护平台一体化 产品线覆盖ICU/手术室/病房全场景 并推进高端参数监测与可穿戴化[9] - 跨国企业倾向通过合作补足短板抢占市场 国内企业在产品线完整领域可通过自研保证一致性 但在AI算法、可穿戴传感器等新兴领域可能需开放合作[12] 不适宜合作场景 - 核心整机直接竞争领域(如呼吸机、手术机器人)合作可能削弱产品壁垒[11] - 同质化严重耗材因缺乏差异化难以通过合作产生溢价[11] - 商业模式冲突领域(如耗材复购与一次性销售的利益分配矛盾)以及临床价值未明确的新技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