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河香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的襄阳“两河”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2:04
"两山"理念实践成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余村诞生20周年后,湖北襄阳的堰河村和尧治河村("两河")成为成功实践典范,通过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1][8][12] - 堰河村通过有机茶园改造、垃圾分类和乡村旅游开发,茶叶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农特产品收入占人均纯收入40%以上[15][17] - 尧治河村从磷矿开采转型为旅游康养产业,202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5亿元,矿洞改造的"三界洞天"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32.2万人次,创收2.1亿元[18][22] 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 堰河村形成"茶旅立基+文化引流+品牌支撑"模式:举办年俗文化节吸引万人参与,创建"堰河香"公共品牌带动千万级农特产品销售,村民按55%比例分红[17][18][24] - 尧治河村创新"矿旅融合+飞地经济"模式:与谷城县合作投资200亿元建设磷化工产业园,同时将50公里矿洞改造为景区和食用菌生产基地[19][20][22] - "两河"集体经济规模显著:堰河村固定资产超2亿元、年收入320万元,尧治河村固定资产达90亿元、年收入4.2亿元[25][27] 区域协同发展 - 堰河村联合周边7个村组建"共富圈",统一品牌和设施共享,谷城县开展"学堰河"活动培育12个示范村[28] - 尧治河村带动保康县7个村开发矿产资源(各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并帮助房县开发旅游景区[29] - 在余村倡议下成立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推动跨区域合作[29] 产业转型路径 - 尧治河村经历三次转型:从粗放采矿(1988年)→精细加工(21世纪初)→旅游康养(2005年后),修复矿山被评为全国绿色矿山[12][13] - 堰河村从"山秃水断"到生态立业:改造1200亩有机茶园,发展民宿和农家乐,手工灰鸡蛋年销千万枚[14][15][17] - 襄阳全市兴起观光采摘、田园咖啡等新业态,村域城市化设施(咖啡馆/KTV/智能民宿)普及率提升[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