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入学即入职?一场招聘会背后的产教融合密码
环球网· 2025-09-25 09:50
产教融合模式 - 吉利学院与吉利控股集团合作推出"基石计划" 包括繁星项目 星耀项目 数智项目 曙光项目等 通过定向培养+实战历练路径形成培养—考核—录用闭环机制[1][2][5] - 该计划自2024年秋季启动试点 首批60名2025届学生入职吉利 计划未来3年培育3000名以上应用型高潜质人才[5] - 采用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 企业一线工程师担任实践指导 学生从大一通过认知实习建立行业感知[9]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三个校园"教育体系 整合线下课堂 线上平台与企业真实场景 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培养[2][7] - 专业设置与产业紧密对接 如机械设计制造 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直接对应吉利智能制造板块 机器人工程专业近半数学生进入基石计划[9] - 校企联动开发课程 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质量标准 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入课程体系 生产实践融入实训课程[11] 实践教学成果 - 近三年学生累计参与产教融合项目400余项 其中12项成果实现量产 包括吉利银河E5高压电路设计等[12] - 建设高水平实践平台 包括高精度导航与控制实验室 工业互联网实验室 汽车数字化制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1] - 2025级新生入学即进入沃尔沃成都工厂 成都智能互联汽车生产基地 天府国际赛道等跨领域实践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11] 就业成效 - 在2026届全球校招中 多名大四学生通过基石计划提前获得吉利控股集团录用通知[1][2] -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度达97.3% 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5% 实现多元高质量就业[12] - 学生参与真实商业项目 如跨境直播间面向海外市场直播 汽车底盘减震项目获金奖并向董事长李书福汇报[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