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宽体双源CT uCT SiriuX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688271):国内业务回暖,创新产品持续突破
华源证券· 2025-09-04 06: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影像设备种类持续丰富和高端产品全球竞争力提升 [5][7] 核心观点 - 国内业务回暖 2025H1境内收入48.73亿元(同比增长10.74%) 国内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设备综合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7]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025H1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 北美、欧洲、印度、拉丁美洲及新兴市场均实现多笔订单签约 [7] - 创新产品持续突破 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 uCT SiriuX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国产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批上市 [7] - 盈利能力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1/22.87/27.86亿元 增速分别为48.26%/22.23%/21.85% [6][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扣非归母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21.01%) [7] - 2025Q2营收35.38亿元(同比增长18.60%) 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6.99%) 扣非归母净利润5.87亿元(同比增长17.96%) [7] - 毛利率小幅调整 2025H1整体毛利率47.93%(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 服务业务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 [7] - 研发投入持续 2024年研发费用7.66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3391人(占比超40%) [7] 业务细分 -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收入48.90亿元(同比增长7.61%) 其中MR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 MI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5%) CT收入15.15亿元 RT收入2.42亿元 [7] - 维修服务业务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32.21%) 软件收入0.29亿元(同比下降7.73%) [7] - 核心产品市占率提升 MR、MI、XR等产品巩固优势 RT国内市占率提升17.70个百分点 DSA国内市占率提升2个百分点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48.84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66倍/54倍/44倍 [6][7] - 总市值1226.68亿元 总股本8.24亿股 每股净资产25.23元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7/2.77/3.38元 ROE分别为8.67%/9.69%/10.69% [6]
逆势突围,联影医疗披露2024年报,高端产品市占率强势提升近5个百分点
全景网· 2025-04-28 11: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 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合计0.66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5.42%) 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1.87%) 业绩反弹明显 [2] - 海外业务收入22.66亿元(同比+35.07%)占总营收22% 服务收入13.56亿元(同比+26.8%)占总营收13.16% 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1][16] 市场地位 - 中国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综合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高端产品市占率逆势提升5个百分点 [3] - 产品覆盖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的14,800多家机构 累计推出超140款产品 其中49款通过FDA认证 46款通过CE认证 [12] - 北美市场覆盖美国70%州级行政区 PET/CT装机超100台 欧洲市场渗透欧盟15国以上 亚太地区印度市场占有率跃居前三 [13][14] 产品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 推出超20款新产品 包括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 uCT SiriuX(8ms时间分辨率)和国产首款光子计数CT uCT Ultima [3][4] - MR领域推出5T多场景uMR Jupiter 5T等产品 其中uMR Ultra实现全身动态观察 uMR Prema节能44% [5] - MI领域新一代PET/CT系统uMI Panvivo空间分辨率达1.4mm uMI Panorama GS进驻麻省总医院 [6] - RT领域推出4款新品 其中uLinac EternaTx搭载40排80层CT 实现影像与剂量双引导自适应放疗 [7] 技术突破 - 实现"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元器件"全链条自主可控 MR核心部件100%自研 CT领域掌握8MHu球管技术 MI领域全面掌握PET专用晶体技术 [9][10] - XR领域推出全球首台"零噪声"DSA 图像分辨率提升57% 辐射剂量降低70% 智能化DR产品全覆盖 [8] - 构建全链国产化生态 培育近千家供应商(含百家专精特新) 突破滑环/高速轴承等技术瓶颈 [11] 全球化布局 - 北美新建休斯敦制造基地 欧洲设立鹿特丹总部并完成西欧五国布局 新兴市场拉美/非洲收入翻番 [13][14][15] - 与新加坡IHH Healthcare战略合作(覆盖10国80家医院) 南非核医学中心引入PET/CT开展临床科研 [15] - 全球服务网络覆盖85国200城 建立7大区域备件枢纽 售后服务毛利率提升至63.43% [15][16] 行业趋势 - 国内医疗装备市场2024年上半年规模同比下降8% 但2024年末至2025Q1招投标明显复苏 [2][3] - 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4-2028年CAGR达68.58% 从65亿元增长至525亿元 [17] - 政策支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创新发展 AI+设备/精准诊疗一体化成为出海差异化优势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