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美白对虾苗
icon
搜索文档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8 12:4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券商策略会,时间是2025年5月,地点在宁波、上海 [2] - 参与单位有国盛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共35位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部经理李坦航 [2] 饲料业务情况 - 今年一季度饲料外销量约595万吨,同比增长约25%,截至目前累计外销量增量超200万吨 [2] - 凭借研发创新、产业链和服务体系优势,海外饲料销量增速较好 [3] - 计划2030年海外饲料销量达到720万吨,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拓展市场 [5] 水产品养殖情况 - 特种鱼大部分品种同比价格上涨,个别品种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普水鱼自去年走出亏损周期,目前盈利稳定 [4] 行业竞争状态 - 国内饲料行业竞争剧烈,已从单维竞争转向多维竞争,行业整合加速 [7] 种苗业务情况 - 2024年种苗收入14亿元,主要为南美白对虾苗,罗非鱼品种取得突破,在草鱼等传统品种上推陈出新,已在越南、印尼等国投建水产种苗场 [5] 工厂化养虾业务 - 看好工厂化对虾养殖业务,稳步推进,提高团队专业能力,夯实业务基础,控制投资规模 [6][7] 生猪养殖业务 - 聚焦自有种猪体系建设,叠加饲料端优势,综合养殖成本进步明显,推行“外购仔猪、公司 + 家庭农场、锁定利润、对冲风险”运营模式 [7] - 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市场是趋势,公司主动调整客户结构 [7]
“步步鲜行”护航“水中黄金” 扬泰机场架起鲜活空运生命线
中国民航网· 2025-05-11 08:20
运输效率提升 - 扬泰机场为鱼虾苗运输搭建空中绿色通道,提供优先订舱和装机服务,确保最短运输时间 [2] - 机场安排专人快速护送水产品至保障机位,严格规范码放和检查防水措施 [2] - 3吨鳗鱼苗从抵达机场到广州落地仅用4小时,较传统运输压缩近60%时间 [2][3] - 推出"鲜活极速提"服务,进港鲜活货物从落地到提货仅需40分钟 [6] - 高端观赏鱼从航班落地到客户提货仅用30分钟,刷新航空物流速度记录 [6][7] 运输规模与品类 - 5月3日虾苗出港保障重量达20.1吨,5月4日鱼虾苗订舱量约17吨,涉及10个出港航班 [4] - 主要运输品类包括南美白对虾苗、石斑鱼苗、鲈鱼苗等高经济价值水产苗种 [4] - 蟹苗、小龙虾及观赏鱼运输量占比显著增长 [4] - 主要目的地为广州、珠海、厦门及揭阳等城市 [4] 技术保障措施 - 采用充氧含水密封包装并放置冰瓶维持低温,重点检查充氧量防止高空爆裂 [4] - 高温季节将货物存放库内阴凉处,延长机坪可等待时间 [4] - 严格执行活体动物包装规定,源头把控包装质量,运输过程轻拿轻放 [5] - 针对延误情况提供最快航班更换或退回改期方案 [5] 产品特性与需求 - 鳗鱼苗因价格高昂被称为"水中软黄金",运输风险大需争分夺秒 [2] - 水产品存活率与时效紧密相关,氧气维持12小时,超时后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0% [2] - 南美白对虾苗因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而市场需求旺盛 [4]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海大集团、京东方A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4-24 00:02
海大集团业务动态 - 普水鱼价格普遍较好 特水鱼和南美白对虾价格上涨[1] - 重点开拓具备养殖优势的家庭农场 布局中大型养殖公司[1] - 生猪养殖存栏增加带动饲料需求上升 行业处于较好阶段[1] - 饲料行业供应链安全可控 进口渠道丰富稳定[1] - 猪料产业链融合开始崭露头角 尚未形成大规模趋势[1] - 摸索轻资产低风险稳健的生猪养殖模式 模式逐渐清晰[1] - 南美白对虾苗业务随价格上涨 养殖户投苗积极性提高[1] - 饲料行业竞争激烈 中小型饲料企业生存艰难[1] - 工厂化对虾养殖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运作降低养殖成本[1] - 未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加快海外资本开支[1] 京东方A业务表现 - 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自2025年1月起全面上涨并延续至3月[2] - LCD IT方面MNT面板价格有望保持温和上涨态势[2] - LCD行业平均稼动率自2024年11月开始上升 2025年一季度保持在80%以上[2] - 2024年公司柔性MOLED出货量约1.4亿片 2025年目标为1.7亿片[2] - 2024年公司折旧约380亿元 2025年和2026年折旧波动不大[2] - 资本支出主要围绕半导体显示业务及物联网创新等领域[2] - 2024年显示器件业务收入中TV类/IT类/手机及其他类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26%/34%/40%[2] - OLED业务收入占比27%[2] - 将根据经营状况和现金流情况择机回购少数股东股权[2] 艾德生物经营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09亿元 同比增长6.2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3] - 研发团队规模达523人 研发投入2.16亿元占营业收入19.49%[3] - 新增5项发明专利授权[3] - 国内市场收入7.77亿元同比下降1.08% 25年Q1已恢复稳健增长[3] - 国际销售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28.61%[3] - 已组建70余人国际化团队[3] - 与全球药企合作涵盖PCR/NGS/IHC/FISH等平台[3] - 肿瘤基因检测领域正逐步走向成熟 呈现蓬勃发展态势[3] - 行业合规化趋势明显 政策强调基因检测合规性[3] - 产品未进入国家医保 部分省市已纳入医保[3] - 国际市场主要在东亚/欧洲及东南亚[3] - 产品涵盖ADC药物CDx及常见免疫组化靶标[3] - 获批Ⅲ类产品有PD-L1/HER2/ER/PR抗体试剂[3] - 创新药研发推动肿瘤治疗进步 带动相关基因检测需求增长[3] 相关ETF数据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7] - 近五日涨跌0.87%[7] - 最新份额42.3亿份 减少2600万份[7] - 主力资金净流入315.5万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