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粉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赛隆新三板上市问询回复,揭示其面临的产业化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17 03:3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金属增材制造全链条布局的企业 涵盖制粉设备、电子束3D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3] - 2024年营业收入8501.72万元 同比增长23.04% 其中3D打印产品及服务收入增长274.67%[3] - 净亏损2434.63万元 亏损扩大原因包括新厂房折旧增加、贷款利息提升、新产线运营费用增长及坏账准备增加[4]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但较去年明显改善 盈亏平衡销售规模约为1.81亿元 预计2027年三季度达成盈亏平衡[4] - 产能利用率偏低:3D打印设备44%、制粉设备26%、3D打印产品38.96% 固定成本摊薄不足影响盈利[3] - 现有年产10万件骨科植入物产线 计划扩至30万件/年 设备年产能为3D打印设备75台、制粉设备23台[3] 市场拓展与客户战略 - 已与武汉迈瑞、春立医疗等头部医疗器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并在汽车领域批量交付纯铜高频感应线圈[4]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老客户复购率按客户数达47.85% 显示客户粘性稳步提升[4] - 战略重点为深耕高附加值领域 通过医疗植入物等场景进行市场教育 依托制粉与打印业务协同降低材料成本[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219亿美元 同比增长9.1% 预计2034年达1145亿美元 十年复合增长率18%[5] - 金属增材制造2024年市场规模47亿美元 预计十年后超600亿美元 复合增速29%[5] - 中国2024年行业规模415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1200亿元 增长动力来自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及汽车工业[5] -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技术(EB-PBF/EBM)在钛合金、高温合金、铜等高熔点材料加工方面具明显优势[5] - 国内直接竞争对手清研智束在多电子枪阵列和大尺寸成形能力上领先 批量化能力及交付速度更快[6] - 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阵营的华曙高科、铂力特在工艺成熟度、供应链稳定性和客户基础上保持领先[6] 技术发展与市场机会 - 电子束技术适合高熔点材料、大型复杂零件和高批量生产场景 但设备系统复杂且调试周期长[5][6] - 激光技术(LPBF)在细节精度、工艺成熟度和交付周期方面占优 仍是多数客户短期首选[6] - 公司需通过技术迭代缩小与竞争对手在多枪、大幅面能力上的差距 并利用全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7] - 若能在2025-2027年间以标杆项目证明电子束长期成本优势并提升产能利用率 有望形成细分市场壁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