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儿童福利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东营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齐鲁晚报网· 2025-09-10 06:33
行政区划 - 全市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5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40个 [2] - 全市共有县级行政区域界线15条,全长785.897千米,其中市间界线429.135千米,市内界线356.762千米 [2] - 共埋设标准行政区域界桩118个,包括单立桩58个、双立桩46个和三交点界桩14个 [2] 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 - 提供住宿的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共73个,机构内床位8375张,年末抚养人员3117人 [4] - 注册登记为养老机构的69个,床位8267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3个,床位63张;其他提供住宿机构1个 [4][5] - 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610个,养老床位合计14493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71个,床位8267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541个,床位6226张 [7] 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服务 - 各类民政服务机构集中养育孤儿24人,基本生活保障标准2688元/人·月 [8] - 注册登记的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服务机构3个,床位63张,年末机构抚养18人,包括儿童福利机构1个床位41张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2个床位22张 [8] - 全年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5人次 [8] 其他提供住宿的服务 - 其他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个,床位45张 [9] - 救助管理机构1个,床位45张,全年救助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112人次 [9] 不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 - 40866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7271名老年人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 [10] - 共支出老年福利资金1523.0万元,养老服务资金1776.2万元 [10] - 全市共有孤儿110人,其中社会散居孤儿86人,基本生活保障标准2150元/人·月 [11] - 全年共支出儿童福利资金2038.4万元,包括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75.6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181.0万元和其他儿童福利资金581.8万元 [11] - 全市共有儿童督导员42人,儿童主任1912人 [11] - 全国办理国内公民收养登记2件 [11]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22677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22214人 [13] 社会救助 - 城市低保对象1230人,城市低保保障标准1075元/人·月,比上年增长7.1%,全年支出城市低保资金1385.1万元 [14] - 农村低保对象16184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930元/人·月,比上年增长9.4%,全年支出农村低保资金13693.2万元 [14] - 城市特困人员168人,全年支出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417.4万元 [14] - 农村特困人员4332人,全年支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8732.0万元 [14] - 全年共实施临时救助1629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05.6万元 [14] 慈善事业 - 慈善组织和红十字会共接收慈善捐赠3.93亿元,其中红十字会接收捐赠0.15亿元 [16] -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项目备案数量38个 [16] - 慈善活动支出4.21亿元,其中红十字会慈善活动支出0.16亿元,开展慈善项目205余个,救助困难群众约50万人次 [16] - 全市共计销售各类福利彩票2.41亿元,其中电脑彩票销售1.88亿元,网点即开型彩票销售5339.52万元 [16] 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服务 - 全市共有社会组织2243个,包括社会团体224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30个和基金会5个 [17] - 全市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5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2个 [19] - 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968对,比上年下降31.7%,其中办理涉外、华侨及港澳台居民结婚登记16对 [19] - 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260对,其中办理涉外、华侨及港澳台居民结婚登记3对 [19] - 全市共有殡葬服务机构9个,包括殡仪馆4个和公墓5个,殡葬服务机构职工217人,其中殡仪馆职工120人,火化炉20台 [19]
杭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线路,方向定了
杭州日报· 2025-07-10 02:52
杭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路线 - 杭州未来五年民政工作目标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幸福民生标杆城市",围绕"123456"路线展开[1] - "两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建引领和共富先行,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 - 将完善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四大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等五大能力[1] 养老服务领域 - 计划2030年末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1] - 推进"老有优养"引领区建设,成熟定型"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1] - 推动银发经济示范区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多元化发展[3] 社会救助与福利 - 拓宽社会救助覆盖面,健全服务机制和参与体系,构建城乡融合分层分类救助新格局[2] - 迭代升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强化闭环式救助机制[2] - 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改革,构建普惠优质儿童福利体系[2] - 完善"1+1+N"残疾人精康融合服务模式[2] 社会服务与产业 - 提升婚姻登记5A全覆盖,强化婚姻家庭服务人才队伍[2] - 推进殡葬公益性改革,构建绿色文明智慧高效的殡葬服务模式[2] - 促进"婚庆+产业"集聚化标准化发展,挖掘"甜蜜经济"潜力[3] - 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民政事业与产业良性互促[3] 慈善与社会治理 - 加大慈善信托改革力度,发展社区慈善、战略慈善、品牌慈善[3] - 推动慈善资源融入社会治理格局,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八大行动[3] - 引导社会组织聚焦重点经济领域,建设高质量发展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