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日要讯》
icon
搜索文档
边陲小报激荡救亡热血(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14
历史背景与起源 - 云南省腾冲市和顺镇侨胞使用无线电收音机和油印小报建立全国抗战精神桥梁[1] - 和顺古镇自古为丝路要冲 数万侨胞散居缅甸泰国等地[1] - 1934年缅甸归国青年尹大典捐赠亲手装配的重十几斤木质外壳收音机予和顺图书馆[1] 报刊运营与发展 - 最初发行《和顺图书馆无线电三日刊》每期仅一页 后改为日刊扩至2-3页[2] - 内容通过蜡纸刻版油印机印刷 向社会各界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 - 发行范围覆盖腾冲县城机关商号学校及龙陵潞西梁河等邻县[2] - 巅峰时期每期印发量达一千四五百份[2] 内容特色与社会影响 - 收录国内外广播新闻 包含战局分析时局评论和地方性社论[3] - 报纸成为民众了解抗战时事的重要渠道 激发抗日救亡热血[2][3]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改为日刊 内容更详实时效更迅捷[2] - 1944年腾冲光复时率先发出胜利快报 1945年更名为《每日要讯》[2] 文化基础与人员贡献 - 7000人小镇创办民办图书馆 青年自筹资金自刻自印传播新闻[3] - 李生庄(艾思奇之兄)担任和顺图书馆第二任馆长并创办《腾越日报》[3] - 尹大典联合李沛春李秋农等同乡青年共同参与新闻记录与传播[1] - 侨胞群体展现"走出去看世界眼界"和"走回来报家国担当"的双重特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