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白寻梦录》系列视频
icon
搜索文档
唤醒文化力量 打造缤纷新城
齐鲁晚报· 2025-09-12 16:27
文化活动与客流表现 - 太白湖音乐会已举办20余场且全程免费 吸引现场观众累计近4万人 线上直播场均观看人数达20万人且累计达230万人次 [2] - 音乐会融合诗词互动 无人机表演 水上飞人等多元环节 曲风覆盖全年龄段 单场观众规模达爆满状态 [2] - 市民跨区域参与意愿强烈 存在连看10场的典型案例 并推动本地化娱乐消费替代异地观演需求 [2] 文化IP开发与产业化 - 围绕"李白IP"开展全产业链开发 包括AI短视频《太白湖诗词小讲堂》 真人cos剧《太白寻梦录》 以及李小白IP文创产品 市场反响热烈 [4] - 计划构建"太白手办"产品体系 优化IP形象 打造数字唐诗长廊 并常态化举办文化研讨会及国学讲堂 [5] - 通过IP化运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强化"李白第二故乡"全国影响力 提升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数字科技与文化融合 - 全感XR体验馆配备冒险奇兵与机甲战士两款游戏 工作日接待50人次/日 周末达100人次/日 家庭组团复购率较高 [5] - 济宁方特东方欲晓园区结合9项高科技主题项目与30余项室外设施 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可互动剧情 如甲午海战沉浸式漂流 [6] - 未来将开发AR诗词地图与VR运河漫游等数字产品 实现历史文脉与科技体验的虚实融合 [6] 文旅空间与业态创新 - 太白湖畔设立文创咖啡馆"太白书屋" 融合书籍阅读与文创展销 成为文化休闲新空间 [7] - 大孟村项目通过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还原运河风土人情 打造非遗集市与文旅庙会 形成"可体验的运河博物馆" [8] - 新区拥有7项区级非遗与2项市级非遗 设立4家手造展销中心 推动剪纸 面塑等20余种传统手艺市场化 [8]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以文化"两创"(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为核心引擎 整合荷花观赏 方特乐园 唐诗学习 半程马拉松及露营等多元业态 [9] - 目标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在文明互鉴 产业能级 资源挖掘等6方面寻求突破 强化运河文化 太白文化与红色文化内涵 [10] - 通过文化惠民与文旅融合 既服务本地市民休闲需求 又吸引外地游客打卡 提升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 [9][10]
厚植文化土壤,济宁太白湖新区以文化“两创”激活文旅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06:36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济宁市锚定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目标 在文明交流互鉴、产业发展能级等6个方面寻求突破 [1] - 太白湖新区作为休闲度假胜地 致力于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样板 深度挖掘运河文化、太白文化和红色文化内涵 [1] - 通过打造"赏荷花、游方特、学唐诗、跑半马、去露营"特色品牌 提升本地文化惠民效益和外地游客吸引力 [9][10] 文化IP开发与运营 - 围绕李白文化IP开展全产业链开发 包括剧目演艺、主题活动和文创产品 [4][5] - 已推出李小白IP形象、AI短视频《太白湖诗词小讲堂》及《太白寻梦录》系列视频 市场反响热烈 [4] - 未来将构建太白手办文创体系 优化IP形象 打造数字唐诗长廊 常态化举办文化研讨活动 [6] 大型文化活动成效 - 太白湖音乐会举办20余场免费演出 累计现场观众近4万人 线上直播场均观看20万人 总观看量达230万人次 [2] - 活动融合诗词互动、无人机表演、水上飞人等多元形式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2][3] - 音乐会持续策划丰富内容 融入更多文化元素 强化文旅+艺术沉浸式体验 [3]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 全感XR体验馆配备冒险奇兵等游戏 工作日接待50人次 周末近100人次 家庭复购率较高 [6] - 济宁方特东方欲晓园区结合红色文化与科技叙事 包含9项高科技主题项目和30余项室外设施 [7] - 未来开发AR诗词地图、VR运河漫游等数字产品 实现历史文脉与科技体验的融合 [7] 文化空间与非遗创新 - 太白湖畔书屋涵盖太白文化书籍及文创产品 打造无打卡压力的文化休闲空间 [8] - 大孟村项目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 还原运河风土人情 打造可体验的运河博物馆 [8] - 新区拥有7项区级非遗和2项市级非遗 通过展示展销中心推动20余种老手艺市场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