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绘画:元至清》
icon
搜索文档
墨色流转间,传统绘画史研究的范式更迭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05:39
艺术史研究范式转型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从传统汉学文献考证和风格史形式分析转向"新艺术史"范式 强调跨学科视野和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分析 [2] - "新艺术史"主张解构经典艺术史的单一线性叙事 打破传统艺术史书写固有框架 注重艺术作品与社会文化历史的互动关系 [2] - 近年来海外研究译著与国内学者新著体现中国传统书画史书写范式转型 提供立体感多元性与流动性的新解读思路 [2] 高居翰研究路径演变 - 2023年高居翰《中国古代晚期绘画史》中文版系统讨论元代至清代绘画发展潮流 五册研究路径从传统风格分析转向艺术社会史研究 [3] - 前三册英文原版成书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一册承袭罗樾风格研究传统 第二册开始融入理论历史等外因 第三册明显转向社会情境分析 [4] - 第四册关注绘画风格与自然经验的双重关系 第五册对120余幅城市画坊世俗画作进行视觉研究 挑战经典与边缘的固有定位 [4] 巫鸿新艺术史范式 - 巫鸿2025年《中国绘画:元至清》突破以重要画家为线索的传统模式 将聚光灯转向世俗边缘和多元社会角色 给予非文人画家和女性画家更多篇幅 [5] - 建立以媒材流派与地域三大要素构成的分层叙事结构:讨论纸取代绢的媒材变革 关注卷轴画之外壁画册页折扇等媒材普及情况 [6] - 关注文人画家与宫廷画家职业画家互动 重新审视地域概念对画家的影响 发展去中心化选题和跨学科视野等新艺术史核心主张 [6] 画谱社会功能研究 - 朴钟弼《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画谱 指出17世纪末明代晚期画谱数量井喷式增长并快速大众流传 [7] - 研究将画谱繁荣指向晚明文化环境 结合思想文学品位时尚等广泛领域变化 分析画谱如何提升公众艺术品位和鉴赏力以获取精英地位 [7] - 分析早期画谱如周履靖《绘林》《画薮》如何连接消闲文化与阶级权力 推动精英和市井阶层在文化艺术层面的背道而驰 [8] 国内学者研究突破 - 朱万章《应物而祥》研究明清花鸟画祥瑞题材 梳理菖蒲朱竹荔枝牡丹等题材从大众习俗演变为士大夫文化的历史过程 [9] - 邹广胜《异彩辉煌》将文学绘画与书法视为互文性整体 论证诗书画交织催生山水诗画共同繁荣 推动中国绘画从质朴走向生动转折 [10] - 国内学者基于本土经验在艺术分类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关注艺术形式互动效果绘画世俗化转向和边缘画家创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