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互动

搜索文档
“政策托举+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协同发力 制造业里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
央视网· 2025-09-21 05:58
央视网消息:记者在调研时发现,如今在安徽,低空产业已经可以做到从空域申请、航材审批到气象情报等流程实现"一窗办",一个月就 拿齐证照。产业如何快速培育和发展? 这是一款非常酷炫的飞行汽车,它不仅造型非常科幻,而且也是未来城市空中出行的主角。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种分体式的设计。在陆地上 可以像汽车一样跑,如果要起飞的时候,它也可以脱离下半部分的车体,上半部分的这个飞行结构可以独自振翅高飞。它不仅有固定翼,还有 旋翼,无需跑道,就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 近年来,各种飞行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催生出巨大的低空经济市场。但是,空域航道的规划、相关证照的申请等高门槛让不少想进入这个领 域的创业团队一头雾水。 目前,安徽省低空经济初具规模,全省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70余家,在2024年营收突破550亿元,增长21.3%,居全国前列。据中国民航 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车网互动 移动发电站破解用电高峰难题 除了低空经济,制造业里的新质生产力还有很多。在采访中,一种新型"车网互动"的供能模式让记者大开眼界。电动汽车化身"移动发电站", 新型充电桩 ...
2025车网互动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江苏无锡成功召开
中国能源网· 2025-07-31 11:57
车网互动政策与战略价值 - 车网互动核心是以能量互动为目的、信息互动为手段的双向协同模式,需产学研协同构建生态体系[3] - 电动汽车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三重角色:保供"战略预备队"、能源转型"搬运工"、调峰调频"平衡器"[19] - 国家"双碳"目标驱动下,政策支持与试点经验将加速车网互动实质性突破[32] 技术演进与标准体系 - 车网互动技术演进分五阶段:无序→区域自治→需求响应→主动调控→智能双向充放电[14] - 当前技术瓶颈包括车桩通信标准缺位、涉网安全体系不完善,需加快制定V2G国家标准[25] - 智慧车联网平台已形成"一个平台+N类负荷+M类服务"的互动模式,实证实现百万千瓦级负荷调控[19] 商业化路径与市场潜力 - V2G技术已具备生产力条件,双向模块成本趋近单向模块,电池寿命覆盖整车周期[16] - 预测2027年实现百万级常态化放电车辆销售,2030年突破千万级规模[16] - 充电桩利用率提升至15%时,运营商边际收益可覆盖V2G改造成本[31] 数据平台与系统建设 - 深圳充电桩密度高但平均利用率不足8%,需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打破信息壁垒[22] - 自主研发的时序预训练大模型可实现冷启动省份两周内快速部署[31] - "省-地-站-桩"四级SAAS架构支持换电站实现3-7秒级精准调频响应[31] 用户行为与场景优化 - 慢充桩是车网互动关键载体(占比近80%),用户充电行为模式与心理预期影响参与度[28] - 分时电价激励效果最佳,1%负荷转移仅需约5%用户参与[28] - 建议构建"无感化协同控制"体系,通过轨迹-功率双特征聚合优化充电行为[28] 行业协同与试点实践 - 无锡e-PARK实证平台完成国内最大规模V2G放电测试,提供全要素验证范本[25] - 需构建"源-网-荷-储"协同生态,通过多主体联动破解系统性难题[32] - 电网企业与社会各界协同创新可发挥体制优势,攻克V2G关键技术瓶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