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肉牛屠宰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避免同业竞争 推动上市公司形成发展合力
国际金融报· 2025-06-17 07:29
福成股份同业竞争事件 - 福成股份股东李永某因违反同业竞争承诺被河北证监局和上交所处罚 [2] - 李永某通过持有福成投资集团40%股权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但未进入十大股东名单 [2] - 2022年李永某投资设立福成实业(海南) 从事与上市公司相同的肉牛屠宰加工业务 [2] - 该行为违反其IPO时作出的不从事同业竞争承诺 监管部门责令限期解决问题 [2] 同业竞争义务主体范围 -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企业不得从事与上市公司相同业务 [3] - 董事 监事及高管未经批准不得经营同类业务 [3] - 持股5%以上关联方需披露同业竞争情况及解决措施 [3] - 当前监管未明确将控股股东的股东(间接股东)纳入限制范围 但实质重于形式 [3] 同业竞争影响与监管建议 - 同业竞争导致市场资源 客户 技术争夺 影响上市公司发展 [4] - 建议拓展义务主体范围至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或有重大决策影响的股东 [4] - 建议强化承诺执行监管 要求限期(如6个月)提交解决方案 [4] - 解决方案包括业务注入 转让第三方 关停或业务划分等 [4] 内部监督机制完善 - 建议建立内部举报机制 鼓励员工 独董监督同业竞争行为 [5] - 董事会应定期评估同业竞争风险 股东提名董事需回避相关风险人员 [5]
「一米八」投资的美牛科技成中国最大肥牛采购商:“热鲜牛肉”路线引发争议
IPO早知道· 2024-10-20 14:13
公司背景与融资情况 - 美牛科技成立于2023年3月31日,总部位于杭州萧山,业务涵盖采购、屠宰加工和销售环节,未介入上游活牛养殖 [8] - 公司自2023年创立以来获得天使轮投资,投资者包括黄天鹅创始人冯斌、安能物流创始人王拥军等企业家,一米八科技直接持有美牛科技10.2%股份 [6] - 周剑振通过杭州阿庇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有美牛科技50%股权,曾深度参与国内蛋品行业和食品农业领域的效率升级与资本化过程 [6] 业务模式与产能布局 - 美牛科技搭建三张网:销地生产网、终端销售网和产地牛源网,采取自采、自宰、自销模式 [8] - 公司在杭州富阳区、绍兴越城区、台州椒江区、金华兰溪市、河南驻马店、山东梁山建立六个屠宰加工基地,合计日屠宰量330头,最大屠宰量可达300-500头/基地,覆盖半径150公里 [8] - 美牛科技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单体屠宰量最大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活牛供应主要依赖采购,通过"生态合作牧场"与规模牧场达成战略合作 [8] 采购与定价机制 - 美牛科技采购标准为1400斤左右体重的牛只(24月龄),采取送宰到场、胴体结算模式,以出肉率为参考标准进行定价 [10] - 牛只运输失重率冬天为4%-6%,夏天达7%-8%,远距离运输可能达8%-10%,公司通过视频记录屠宰数据并反馈供应商确保透明度 [10] - 2023年活牛养殖户因中间商压价每头亏损2000-3000元,而自行屠宰出售牛肉可盈利2100元/头 [8] 产品与销售渠道 - 美牛科技主打"热鲜牛肉",从屠宰到销售不超过24小时,以线上渠道为主,注册用户超过1万家 [10] - 销售渠道包括社区牛肉门店、餐饮门店(火锅店、川菜店等)、社区生鲜超市(如盒马鲜生)和社区团购,80%出货通过线上渠道,20%走传统农贸批发市场 [10] - 公司日屠宰量150-200头,未来计划布局深加工产品如牛肉饭等toC产品 [11]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中国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从2019年2.2千克提升至2023年3.15千克,2023年同比增长24.5%,但仍低于西方国家水平 [12] - 国内牛肉价格自2020年经历快速上涨后稳定并下探,2023年价格快速下跌与大量进口牛肉冲击市场有关 [14] - 国内肉牛养殖以小规模围栏或舍饲为主,养殖成本较高,饲料成本占比较高,牛肉价格波动与全球谷物价格相关性较强 [17] 商业模式对比 - 泰森食品2023财年营业收入530亿美元,牛肉营收占比37%,周屠宰加工产能15.5万头,分布于14座工厂,平均每厂日产能约1500头 [16] - 泰森食品牛肉业务不涉及自有养牛设施,通过采购员在现货市场购买活牛,而鸡肉业务采取垂直整合模式 [16] - 活牛养殖周期长达两年,饲料成本和管理难度较高,而屠宰加工行业集中度低,存在整合和效率提升空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