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密测量
icon
搜索文档
大工匠封善斋:为高端制造“铸尺”
齐鲁晚报· 2025-08-04 21:33
公司技术成就 -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公司产品设计负责人封善斋深耕精密测量领域21年 被授予"青岛大工匠"荣誉称号[2] - 公司研发团队将三坐标测量机精度从0.9微米提升至0.28微米 实现0.62微米的技术进步[2][3] - 团队攻克500多项技术难题 优化近700项产品特性和工艺参数[3] - 开发周期明显缩短 团队效能提升40%[4] 行业地位突破 - 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国产三坐标测量机自主化研发[3] - 产品精度达到0.28微米世界最高水平 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300[3][6] - 技术应用于高端芯片、精密光学、航空发动机等战略性产业[3] 研发体系构建 - 2007年引入国际领先项目管理流程 建立标准化研发体系[4] - 2012年从零组建方案开发团队 建立完善研发流程体系[4] - 形成客户需求、方案开发、市场推广的高效协作机制[5] 人才培养与行业贡献 - 21年间培养30余名技术骨干 为测量机行业提供人才支撑[5] - 牵头起草多项三坐标国家标准 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5] - 参与国际数字化转型研修项目 为全球产业升级提供中国方案[5] 技术应用领域 - 测量装备可精准检测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内部齿轮啮合精度[6] - 能检测手机摄像头微小零件 提升成像质量[6] - 可精确测量医疗内窥镜复杂通道尺寸 确保器械结构精准[6] 未来发展方向 - 致力于推动测量感知技术智能化与融合化发展[6] - 聚焦可持续发展和技术普惠领域[6] - 通过科技创新塑造更精确、高效、可持续的工业未来[6]
重庆财政保障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4 02:37
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18年至2024年重庆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630亿元,年均增长11.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个百分点 [2] - 2024年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6年稳居西部榜首、全国第7,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近6年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 [3]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8年的460亿元增至2023年的746亿元,年均增速10.5%,研发投入强度从2%提升至2.48% [3] 科技创新布局与重点项目 - 重庆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重点突破16个领域 [4] - 金凤实验室作为西部科学城"头号工程",引进560多名科研人员,建设国内最大脑胶质瘤多模态数据库 [4] - "十四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10亿元支持实验室设备购置、科研项目和人才引进 [5] 企业创新与产业支持 - 国测时栅公司累计获批财政资金3992万元,重点突破高端装备领域"卡脖子"技术 [5] - 重庆高新区提供租金减免和科研经费支持,帮助企业专注科研任务 [6] - 过去3年财政累计投入超10亿元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带动企业配套投资 [6] 财政支持机制与政策 - 重庆财政通过"强化两个抓手、健全三项机制、构建四个体系"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7] - 财政支持方式包括奖补引导、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政府采购和产业投资基金等 [8] - 支持领域遵循"四看"原则:国家战略、重庆需要、企业潜力和创新生态 [8] 产业发展成效 - 生物医药产业专项奖补最高达1000万元,已培育15家上市医药企业和271家高新技术企业 [6] - 在研I类创新药项目超100个,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已制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