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影视服务

搜索文档
抖音低调上线电影评分功能,挑战豆瓣评分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7-31 03:37
抖音上线电影评分功能 - 抖音低调上线电影评分功能,目前覆盖《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等数部电影,未来计划逐步扩展至新热及历史电影 [2] - 评分入口需通过关键词搜索“电影”“电视”进入“抖音影视榜”专区,用户可标记“想看/看过”并以1-5星打分,支持撰写影评(区分“长影评”与短评) [11] - 评分显示方式与豆瓣差异明显:抖音仅在海报旁展示分数,不公开具体打分比例;豆瓣则突出显示评分及比例分布 [11] 抖音与豆瓣评分对比 - 评分集中度:抖音评分普遍偏高且差异小(如《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均为8.7分),豆瓣评分跨度更大(最低6.6分,最高8.7分) [11][12] - 用户基数:抖音打分人数显著低于豆瓣,如《长安的荔枝》抖音6万人打分,豆瓣21.4万人;《F1:狂飙飞车》豆瓣近30万人打分,抖音未披露数据 [11][12] - 评分影响力:豆瓣评分与票房正相关性更强(如《长安的荔枝》豆瓣7.6分票房领跑),抖音评分尚未体现对票房的直接影响 [23] 平台定位与用户差异 - 抖音评分反映大众即时口碑,依托10亿月活用户及1.55小时日均使用时长,潜在覆盖更广泛人群 [13][14] - 豆瓣以影迷为核心用户,评分倾向文艺片、作者电影,对商业类型片要求苛刻,长期被视为行业“生死判官” [9][13] - 海外参照:抖音模式接近烂番茄(大众推荐度+专业影评),豆瓣类似IMDb(综合加权评分) [15][16] 抖音布局电影生态的动机 - 补齐电影生态闭环:通过评分体系将用户从宣发内容消费者转化为决策参与者,反哺票务业务(如旗下“抖音电影票”) [21] - 应对营销失效:抖音热搜与播放量(如《水饺皇后》49亿播放)对票房拉动减弱,需强化映后口碑工具 [18][20] - 历史布局调整:2020年成立抖音文化公司参投51部电影(多为联合出品),2022年收购影托邦但未撼动猫眼、淘票票市场地位 [21] 评分体系面临的挑战 - 公信力质疑:作为宣发主导平台,抖音评分易被质疑独立性,且算法推荐机制可能助长刷分行为 [24][26] - 行业竞争格局:猫眼、淘票票因深度参与投资与宣发导致评分公正性受诟病,微博大V推荐度参考性有限(评分普遍高于80%) [24] - 用户行为差异:抖音需培育影评文化以避免情绪化评价,而豆瓣长期坚持中立性(如拒绝片方删差评请求) [26][27] 未来竞争关键 - 信任构建是核心:抖音需解决“既做裁判又做选手”的冲突,而豆瓣持续面临刷分与情绪化评分的挑战 [26][27][28] - 流量优势转化:抖音若成功运营评分体系,可能成为票房新变量,但短期内难以撼动豆瓣的行业地位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