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与研发

搜索文档
长沙崛起种业战略科技力量
长沙晚报· 2025-08-14 02:22
实验室规模与科研力量 - 实验室总面积41万平方米 由17栋建筑构成 汇聚200多支科研团队和超2000名科研人员 其中400多位专家来自省外[2][3][6] - 首批启动179项种业专项项目 投入超2.7亿元 预计催生超50个重大新品种[3][11] - 构建"4+8+15"创新矩阵 包括4个功能研究部 8个公共创新平台和15个品种创制中心[11] 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设 - 采用"一库一圃一中心"布局 国家保存库位于9号楼 保存圃占地5000亩 利用研究中心位于2号楼[4][5] - 目标2027年建成 2030年入库资源突破10万份 2035年升级为国家大科学装置[6] - 湖南中药资源禀赋全国第四 依托杂交水稻育种基础和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优势[6] 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应用 - 博落回研究成果填补中兽药空白 推动农业农村部"饲用禁抗令"出台 提取物出口创收1585万美元[7][8] - 博落回规范化种植超2万亩 在欧盟作为植物源饲料添加剂使用[8] - 辣椒新品种在新疆推广种植超160万亩 实现机械化采收[11] 技术突破与品种创新 - 开发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技术 实现多种植物种子活力精准预测[11] - 重点攻关基因编辑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卡脖子技术 培育耐极端温度水稻和短生育期油菜等新品种[11] - 开展槟榔加工剩余物高值化利用研究 预计明年获得新药证书[9]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打造湖南省"湘九味"中药材公用品牌 提升道地药材影响力[9] - 实验室定位种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致力于实现种源自主可控[3][12] - 科研团队计划用7-10年完成槟榔全产业链深度开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