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

搜索文档
上半年广西外贸持续增长 进出口3871.5亿元,同比增长13%
经济日报· 2025-08-15 22:41
外贸增长表现 - 上半年广西进出口总额达3871 5亿元 同比增长13% 增速较全国高10 1个百分点 [1] - 生产型企业进出口表现亮眼 进出口1299 4亿元 增长16 5% 高于整体外贸增速3 5个百分点 [2] - 对东盟进出口2060 8亿元 增长11 9% 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的53 2% 其中对越南进出口1498 8亿元 增长4 3% [3]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391 3亿元 增长29 4%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80 7亿元 增长4 5% [1] - 进口大宗商品902 3亿元 增长2 4% 占同期广西进口总值的59 2% [1] - 有色金属 装备制造 造纸 农副食品加工 木材加工等行业进出口增速超过20% [2] 企业出海策略 - 柳钢集团钢材出口销售量 订单量分别增长106 3% 57 45% 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 通过举办国际展会 线上推广等多渠道拓展市场 提升品牌知名度 [1] - 持续培育壮大广西供应链集团 中马投控 交投商贸等多个供应链服务平台 [1] 营商环境优化 - 简化出口退税资料报送 开通"即报即审"绿色通道 平均审批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 [2] - 持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 支持综合保税区货物顺畅通关 [2] - 加快跨境口岸通关合作 支持保税物流企业拓展进口业务 [2] 贸易方式 - 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437 8亿元 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123亿元 [3]
前7月云南对湄公河五国进出口值超659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6:24
贸易规模 - 2025年前7个月云南省对湄公河五国进出口总值659.4亿元 同比增长6.3% [1] - 占云南省对东盟十国进出口总值的89.3% [1] - 进口额413.9亿元 同比增长4.2% [1] 贸易结构 - 出口额245.5亿元 同比增长10.2% [1] - 主要出口品类为农产品 机电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 [1] - 主要进口品类为农产品 金属矿砂 天然及合成橡胶 [1] 贸易便利化 -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凭借直通运输优势快速发展 [1] - 云南省自湄公河五国进口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值222.3亿元 [1] - 享惠减让税款44.1亿元 [1] 协定利用 - 签发目的地为湄公河五国的优惠原产地证书6.3万份 [1] - 签证金额99.2亿元 [1] - 积极落实RCEP 中国—东盟自贸协定 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等关税减让政策 [1]
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9.59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09:29
长三角地区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9.59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1] -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比重37.3% 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1] 机电产品出口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3.64万亿元 同比增长9.4% [2] - 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43.9% 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10.2% 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20.1% [2] 民生相关产品进口表现 - 食品进口同比增长4.8% 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同比增长10.1% 日化用品进口同比增长1.9% [2] 区域贸易伙伴关系 - 对东盟进出口1.51万亿元 同比增长17.5% 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77万亿元 同比增长10.3% [2] - 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3.02万亿元 同比增长8.9% [2] - 对非洲国家进出口4994.7亿元 同比增长15.2% [2] 民营企业外贸贡献 - 民营企业进出口5.35万亿元 同比增长9.5% [2] - 占进出口总值比重55.8% 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2]
跨越60年 雪域新画卷丨在“中尼货物跨境之旅”中看西藏对外贸易发展新气象
央视网· 2025-08-15 08:29
地理位置与贸易地位 - 日喀则作为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边境城市 与尼泊尔、不丹、印度接壤 是中国至南亚进出口商品和大宗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之一 尼泊尔长期保持西藏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1] 物流基础设施与效率提升 - 日喀则西铁路货场自2014年投入运营 成为全国各地货物出口至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铁路转公路运输中转站 [3] - 南亚班列铁公联运模式使货物经日喀则到尼泊尔的平均时间从20天缩短至9天 物流成本和货损率大幅降低 [5] - 铁路部门提供公铁联运一站式通关服务 货物到达货场后可直接在国际陆地港报关查验 实现一次申报和口岸直通 [5] - 依托青藏铁路与318国道 构建铁路运输加公路接驳的立体化物流网络 实现全链条高效联动 整体物流效率提升50% [13] 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 出口商品从传统货物升级至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游艇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2025年上半年经西藏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7429辆 同比增长25.6% 成为西藏新的外贸增长点 [11] - 尼泊尔向中国出口青贮饲草、药材和服装饰品等商品 通过边民互市贸易进入中国市场 [11] 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 - 吉隆海关为新能源汽车开辟24小时绿色通道 支持提前申报和非侵入式检查 采取预约通关和口岸直通模式 实现到口岸即到即检和快速验放 [11] - 货物在吉隆口岸物流园区转运至尼泊尔货车 经海关查验后驶向国门 最终抵达尼泊尔 [7] 贸易规模与区域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日喀则进出口值达17.8亿元 占西藏全区货物进出口总值的41% [13] - 西藏贸易伙伴已扩展至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从开放末梢加速向联通南亚的国际枢纽迈进 [13] 企业参与与商业模式创新 - 本地物流企业通过南亚班列获得业务增长机会 2022年成立专门公司承接铁路与公路运输衔接服务 [3] - 贸易公司提供一体化服务 包括物流、中国与尼泊尔双方清关等全流程支持 为中尼客户搭建桥梁 [9] - 中尼边民合作开设尼泊尔商品专卖店 通过自助报关方式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 [11]
9.59万亿元、5.2万亿元、1200亿元,向好!“数”读前7个月区域外贸亮眼“成绩单”
央视网· 2025-08-15 04:11
区域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中国区域外贸持续向好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京津冀等地区表现亮眼 [1] 长三角地区外贸数据 - 进出口总值9.5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37.3% [5] - 电动汽车出口增长43.9%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10.2% 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增长20.1% [5] 粤港澳大湾区外贸数据 - 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5.2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4.7%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20.2% [7] -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64.5% 外商投资企业增速最快 占比达31.2% [7] 京津冀地区出口表现 - 4月至7月连续4个月出口规模超1200亿元人民币 [9] - 月度出口规模和同比增速均创年内新高 [9]
前7个月河南外贸民企“扛鼎” 外资进出口劲增超六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04:09
外贸总体表现 - 河南前7个月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83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20% [1]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1.22万家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3560.6亿元 占全省外贸总值超70% 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63.6亿元 同比增长64.4% 增速最快 [1] 出口市场分布 - 对欧盟进出口657.6亿元 同比增长28.7% [1] - 对韩国进出口318.6亿元 同比增长16.6% [1] - 对日本进出口316.5亿元 同比增长133.4% [1] 出口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出口1144亿元 同比增长33.4% 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达35.8% [1] - 绿色低碳产品(含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160.9亿元 同比增长158.1% [1]
【环球财经】中资企业在巴西的新窗口:海关便利化与交通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新华财经· 2025-08-15 03:48
中巴经贸合作背景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1] - 巴西特色农产品包括肉类、咖啡、蜂蜜、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日益受欢迎 [1] - 圣保罗至坎皮纳斯城际铁路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1] 海关政策与税收优惠 - 巴西政府推进"数字海关"改革为符合条件企业带来税负减免 [2] - "Ex-Tarifário"关税减免制度适用于资本货物及技术进口 [3] - 联邦与州税收优惠政策惠及资本货物和技术设备进口领域 [2][3] - 企业可通过提前申请资质和规划进口流程降低通关成本 [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机遇 - 2025-2026年巴西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预计吸引超过320亿美元投资 [4] - 公路特许经营合同期限最长30年并可延长至60年 [4] - 铁路领域将推出"绿地"和"棕地"项目招标,合同期限35至50年不等 [4] - 铁路特许经营采用固定期限投资和需求触发式扩容机制 [4] 特许经营监管模式 - 新监管模式引入风险共担机制和绩效考核指标 [4] - 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争端委员会与仲裁 [4] - 环境许可和征地环节引入风险分配条款 [4] - 投资周期集中在合同第3至第10年,之后进入维护运营阶段 [5] 企业运营挑战与建议 - 中资企业面临海关通关流程复杂和隐性成本高问题(滞期费、仓储费) [2] - 项目涉及多部门审批、法律合规和环境评估等环节 [2] - 需要具备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法律合规和环境管理等综合能力 [5] - 建议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合规操作并强化内部合规流程 [2][3]
今年前7个月中国区域外贸持续向好 经营主体活力充沛
央视网· 2025-08-15 03:43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7个月,中国区域外贸持续向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表现亮眼。 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电动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 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3.9%、10.2%、20.1%。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5.2万亿元,增长4.7%,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2%。大湾区各经营主体活力充沛,民营企业进出口 占比达64.5%;外商投资企业增速最快,占比达31.2%。 京津冀地区出口展现良好走势,4月至7月连续4个月出口规模超1200亿元。月度出口规模、同比增速均创年内新高。 ...
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15 03:35
外贸总体表现 -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 较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同比增长8% 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且较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 [1] - 进口额同比增长4.8% 连续两个月回升且较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 [1] 区域贸易结构 - 1-7月对东盟出口额增长14.8% 体现多元化战略成效 [1] - 对欧盟出口额增长8.2% 传统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增长11.7% 新兴市场贡献显著 [1] 出口商品结构 - 1-7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3% 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2% 产品技术含量持续提升 [2] 企业主体表现 - 1-7月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8.7% 增速快于整体出口水平 [2] -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2]
这次轮到美国,救我们了?2025年特朗普救美,其实是在救“中”!
搜狐财经· 2025-08-15 03:16
结果是,美国经济逐步恢复,中国的出口也随之回暖。然而,到了2018年,美国发起了贸易战和科技战,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若当初没有那么积极地协 助,或许接下来的麻烦会少一些。尽管如此,回顾历史纠结也无益,而从目前2025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的政策来看,历史似乎又在回旋。特朗普试图挽救美 国经济,而这一过程中,也可能间接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好处。 2007年那场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大家都记得的一次重大事件。那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盘,银行体系几乎陷入崩溃边缘,而中国当时的出口占GDP的比重 高达37%。为了稳定全球市场,中国选择增加债务投资,扩大生产力,积极向美国市场出口商品,这样一方面压制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稳住了美元。当 时的思路很明确——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就等于帮助全球市场,而市场的稳定也意味着中国自己的经济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在美联储方面,特朗普一向主张降息。他提出将基准利率从4.25%降至1%,以期降低政府的借贷成本。然而,美联储并未按照他的要求行动。尽管特朗普在 社交媒体上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当前的通胀率几乎为零,因此应当立即降息,但鲍威尔坚持认为,通胀的迹象仍然存在,失业率上升,GDP增长出 现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