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curities
icon
搜索文档
“靶向”支持力度加大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货币政策环境展望 - 下半年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实施力度 调控空间充足 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增量工具有预案 [1] - 内外部因素对货币政策的掣肘减弱 物价保持温和走势 美联储加息周期外溢效应已过顶峰 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充足 [2] - 中美利差阶段性倒挂不会成为宏观政策掣肘 国内宏观政策抓紧窗口期持续发力更重要 [3] 通胀与外部因素分析 - 整体通胀压力明显可控 存在结构性大宗商品涨价压力 包括基建投资发力拉动工业品价格 部分农产品供需结构偏紧 [2] - 下半年美联储货币紧缩措施难有超预期之举 接近年末时可能逐步减弱 外溢效应和冲击已过顶峰 [2] - 货币政策调控应更加聚焦国内 在经济修复过程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 降准降息预期 - 后续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将视经济运行情况而定 年中和年底前后是降准落地的适宜窗口 [4] - 下半年MLF利率或小幅下调一次 新一轮LPR下行的抓手或为存款利率改革 [4] - 5年期以上LPR再度下行的可能性更大 对稳房贷和稳预期的意义重大 1年期LPR下行的必要性不强 [5] 增量政策工具储备 - 增量政策工具的储备是必要的 结构性工具有新设或新增额度的可能性 [6] - 今年有接近1.3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可供使用 [7] - 通过PSL对特定领域及部门提供稳定长期资金是可能方向 资金投向将不仅用于棚改 也向交通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 [7]
兴业证券与兴业银行续签战略合作协议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战略合作背景 - 兴业证券与兴业银行于7月26日续签战略合作协议 由双方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和证券董事长杨华辉出席 银行党委委员张霆和证券总裁刘志辉代表签署协议 [1] 合作历史与基础 - 双方自2018年6月起开展战略合作 "双兴"协作已达到全新高度 [7] - 两家机构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战略契合 在长期合作中建立深厚友谊 [3] 合作领域与范围 - 业务合作覆盖存管结算、资金融通、资产管理、投行、FICC、资产托管、研究咨询等多个领域 [7] - 合作部门包括银行福建管理部、公司金融部、财富管理部、私人银行部等11个部门 以及证券计划财务部、机构业务发展部、财富管理部等10个部门 [7] 战略目标与愿景 - 通过优势互补、客户共享、生态共建构建开放共赢的同业金融生态圈 [3] - 打造"商行+投行+投资"模式 增强双方行业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5] - 扩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 共同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3][5] 区域发展定位 - 合作将共同营造福建金融业良好生态 服务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 [3]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贡献 [5]
央行连日加码“补水” 熨平资金面波动
新华网· 2025-08-12 06:14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23日开展80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实现单日净投放7020亿元 [1] - 央行近两个工作日合计进行16360亿元逆回购操作 累计净投放14350亿元 其中10月20日单日净投放7330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操作目的为对冲税期高峰和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影响 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1] 资金利率表现 - 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维持高位运行 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上行2.82个基点至1.9651% DR007下行30.68个基点至2.004% 仍高于政策利率水平 [1] - 跨季后10月资金面转宽松不及预期 资金利率持续中高位震荡 [1] 资金面收紧原因 - 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密集发行 21个省区市累计净融资规模达9438亿元 [2] - 10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预计达1.25万亿元 较9月多增2951亿元 [2] - 10月为传统缴税大月 纳税申报截止日(10月23日)前资金面持续受税期扰动 [2] 后续政策展望 - 央行将继续加大逆回购资金投放力度 熨平资金面过度波动 [2][3] - 11月至12月政府债券净增量预计明显回落 特别国债落地概率较低 [3] - 四季度资金面维持中性偏紧 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窄幅波动 [3]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持续偏积极 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 [3]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18:51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1元,以总股本扣减回购专户股份余额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1][3] - 差异化分红方案实施对象为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2][8]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0.10)÷(1+0),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4][6] 分派实施细节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投资者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6] - 浙江上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由公司直接派发红利[7] - 权益分派方案已于2025年6月26日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 扣税安排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实际派发每股0.10元[9] - QFII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扣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9元[10] - 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扣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9元[11] - 其他机构投资者不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实际每股派发0.10元[12]
业绩是提升ETF流动性的最优解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09:16
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了提升旗下ETF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对旗下相关ETF产 品增加券商作为做市商。增加券商作为做市商,是提升ETF产品流动性的一种方式与手段。但个人认 为,提升ETF产品的业绩(即净值)才是提升其流动性的最优解。 例如,8月1日,国联基金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与平安证券、长城证券签署的协议,自即日起,两 家券商将为国联央视财经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办理场内申购、赎回等业务。据统计,仅在 7月份就有40多份公告披露了类似信息,涉及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与国联 基金一样,这些公告涉及的标的证券基本上都是ETF产品。 对于做市商制度,投资者并不陌生。早期的老三板由于不具备集合竞价交易的条件,实行的就是做 市商制度。即使是目前的新三板中,做市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做市商的一大特点就是维持市场的 流动性,提升标的证券的流动性。 二是ETF产品也会出现清盘潮。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1日,已有20只ETF产品选择清盘。虽然ETF 产品主要跟踪相关指数,但清盘现象仍然会发生。 三是ETF产品交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活跃产品的日交易份额超过千万手,甚 ...
【债市观察】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 首批恢复征税地方债平稳发行
新华财经· 2025-08-11 06:00
债市行情回顾 -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周下跌1.68BP至1.69%,1年期至5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仅30年期微涨1.1BP [1][2][3]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全线上涨,30年期涨幅最大达0.19%,中证转债指数突破10年新高,周涨2.31%至467.77 [6] - 周内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波动明显,全周累计下跌0.4BP,周五收于1.691% [4]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上周央行开展1126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并新增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对冲流动性,全周净投放1635亿元 [13] - 8月将有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市场预期可能进行第二次操作以维持资金面均衡宽松 [13] - DR007利率运行区间为1.3%-1.6%,显示资金价格下行 [13] 利率债发行情况 - 上周利率债发行总量8065.09亿元,其中国债占比58%(4685.5亿元),地方债发行1654.59亿元 [7] - 恢复增值税征收的首批地方债中标利率仅比存量券高3-5BP,显著低于预期的10BP利差 [7][17] - 本周计划发行利率债3854.32亿元,国债占比67%(2600亿元) [7] 海外债市动态 - 美国国债收益率全周上涨6-8BP,30年期美债拍卖需求疲弱,投标倍数2.27创2023年11月以来新低 [8][9] - 10年期美债拍卖出现自2月以来首次尾部利差,国内外需求同步下降 [9] - 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3次,9月降息概率升至88.9%,较月初提升8个百分点 [11]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7%,出口增速8%连续两个月回升,进口增速4.8% [15] - 7月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至0.8%,PPI环比降幅收窄至0.2% [16]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财政部强调将增强政策灵活性以稳经济 [16] 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指出地方债新老券实际利差4-7BP低于理论值10BP,建议关注30年国债等长端品种 [17] - 兴业证券认为税收政策调整利空债市,建议10Y国债接近1.75%时配置盘介入 [17] - 浙商证券提出10年国债利率上限1.75%有配置盘支撑,短期震荡下限1.65%-1.68% [18]
整体份额延续扩容,各类净值普遍增涨
西南证券· 2025-08-11 05: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信用债类、可转债类 ETF 带动债券 ETF 整体份额延续扩容,债券 ETF 净值维持增长态势,可转债 ETF 止跌领涨且本周和本月累计净流入均最高 [3][6][16][24] 各目录总结 1.1 各类债券 ETF 份额走势 - 本周信用债类、可转债类 ETF 带动债券 ETF 整体份额延续扩容 - 截至 2025 年 8 月 8 日收盘,国债类、政金债类、地方债类、信用债类和可转债类份额分别为 517.93 百万份、501.07 百万份、81.38 百万份、3060.38 百万份、4433.45 百万份,债券类 ETF 合计 8594.20 百万份 - 较 2025 年 8 月 1 日收盘,各类债券类 ETF 分别变化 -9.06 百万份、-3.05 百万份、1.20 百万份、140.96 百万份、196.70 百万份,债券类 ETF 合计变化 326.75 百万份 - 较上月底收盘,各类债券类 ETF 分别变化 -10.80 百万份、-5.07 百万份、1.20 百万份、153.87 百万份、248.30 百万份,债券类 ETF 合计变化 387.50 百万份 [3][6] 1.2 主要债券 ETF 份额走势 - 本周债券 ETF 份额表现分化,城投债、可转债 ETF 系增长主力 - 截至 2025 年 8 月 8 日收盘,所选各类债券 ETF 龙头标的份额较上周收盘分别变化 -3.95 百万份、-3.86 百万份、无变化、105.00 百万份、127.50 百万份 - 信用债 ETF 份额微增,8 只信用债 ETF 较 2025 年 8 月 1 日收盘分别有不同变化 - 科创债 ETF 份额整体增长,10 只科创债 ETF 较上周收盘分别有不同变化 [3][7][11][14] 1.3 主要债券 ETF 净值走势 - 本周债券 ETF 净值维持增长态势,可转债 ETF 止跌领涨 - 截至 2025 年 8 月 8 日收盘,所选各类债券 ETF 龙头标的净值较上周收盘分别变化 0.11%、0.01%、0.03%、0.09%、2.28% - 信用债 ETF 净值全线上行,8 只信用债 ETF 较上周收盘分别变化 0.09%、0.09%、0.09%、0.09%、0.06%、0.08%、0.09%、0.09% - 科创债 ETF 净值增势稳健,10 只科创债 ETF 净值较 2025 年 8 月 1 日收盘分别变化 0.11%、0.12%、0.09%、0.09%、0.12%、0.12%、0.11%、0.10%、0.10%、0.09% [3][16][18][22] 1.4 部分债券 ETF 净流入情况 - 可转债 ETF 本周累计净流入最高,可转债 ETF 本月净流入最高 - 周度来看,本周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 ETF 分别为可转债 ETF、城投债 ETF 和上证可转债 ETF,净流入金额分别为 166.30 百万元、150.61 百万元和 84.95 百万元 - 月度来看,本月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 ETF 分别为可转债 ETF、城投债 ETF 和上证可转债 ETF,净流入金额分别为 240.12 百万元、161.80 百万元和 78.81 百万元 - 近 10 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 ETF 分别为可转债 ETF(515.59 百万元)、城投债 ETF(206.27 百万元)和上证可转债 ETF(56.10 百万元) - 近 20 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 ETF 分别为可转债 ETF(895.92 百万元)、城投债 ETF(304.81 百万元)、上证可转债 ETF(173.95 百万元) [3][24]
热点活跃 市场或延续强势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8-11 04:21
市场行情 - 上周五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1.7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53亿 [1] - 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下跌,板块方面新疆、高铁轨交、超级水电、电力等涨幅居前,多模态AI、华为昇腾、半导体、电商等跌幅居前 [1] - 上周指数在热点板块及权重带动下重回3600点整数关口,上证走势强于深证,军工继续走强,低位国产替代方向的半导体及软件方向有补涨表现 [4] 房地产政策 - 北京市住建委发布新政,自8月9日起五环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数,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不低于30% [1] 机构观点 - 东吴策略认为在流动性驱动下大盘上行趋势稳固,预计市场运行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慢牛趋势有望逐步形成 [2] - 国内无风险利率系统性下行,海外美元流动性外溢,增量流动性将持续入市,"反内卷+大基建"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 [2] - 长江证券湖南分公司首席分析师王振怀表示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或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 [3] - 长城证券表示国内外大模型持续升级推动算力需求增加,芯片性能提升促进AI产业突破,AI数字互动有望成为热门赛道 [3] 投资策略 - 本月热点建议围绕反内卷及科技和大金融方向,指数层面大概率维持震荡反弹且重心向上格局,继续向3700点方向靠近 [4]
科创债新政落地三月:新发规模超 8800亿元, 金融机构发行占比35.55%
环球网· 2025-08-11 03:29
科创债新政实施效果 - 新政落地三个月内(5月7日至8月7日)全市场以公募形式累计新发科技创新债券698只,计划发行规模达8806 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7只、1976 08亿元显著增长 [1] 发行主体结构 - 金融机构主体共发行3130 45亿元科创债,占总规模的35 55%,其中银行发行2303亿元(涉及34家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单家发行规模超百亿元),证券公司发行541亿元(涉及38家) [3] - 发行主体下沉趋势明显,九江银行、国新证券等中小金融机构及毅达资本、君联资本等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增信工具成功发行 [3] 债券特征分析 - 票面利率方面,698只债券平均票面利率1 8994%,AAA级主体科创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显著低于同等级非科创信用债 [3] - 期限结构上,6677 23亿元(占比75 8%)为3年期以上债券,其中12家发行主体期限≥15年,50家≥10年,491家≥3年 [4] 发行主体性质分布 - 中央国企发行200只,地方国企360只,民营企业94只,外资1只,中央及地方国企合计占比超80% [4]
国联民生新领导班子亮相:党委书记“一肩挑”,近一半来自民生
贝壳财经· 2025-08-10 04:26
人事调整 - 公司现任党委书记顾伟正式出任董事长 实现"一肩挑" 同时聘任熊雷鸣担任执行副总裁 郑亮 胡又文担任副总裁 [1] - 葛小波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长职务 仍继续担任执行董事 总裁及多个控股子公司职务 [3][4] - 此次人事安排体现"国资掌门人+业务型总裁"协同搭配 顾伟强化国资把控 葛小波专注业务发展 [2][5] 高管团队构成 - 6月6日一次性任命5名高管均来自民生证券 8月8日调整后高管团队近一半来自民生证券 [7][9] - 目前高管团队包括顾伟(董事长) 葛小波(总裁) 汪锦岭 熊雷鸣(执行副总裁) 江志强等12名高级管理人员 [8] 整合进展 - 此次高管团队调整标志着公司整合进入新阶段 [2][9] - 顾伟自2024年3月起先后担任民生证券董事长 国联证券党委书记 亲自操刀双方整合事项 [3] - 葛小波曾推动国联证券A股上市 业绩回升 并完成多项战略举措 [4]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 同比增加10.41亿元 增幅达1183% [9] 行业背景 - 此次合并是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出台后首单券商行业市场化并购案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