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闭幕<br/>高志丹宣布闭幕 王新伟致辞
辽宁日报· 2025-08-15 12:53
在青春中奔跑,在追梦中冲刺。经过6天的激烈比拼,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顺利完成各项赛事,于8月15日晚在沈阳圆满闭幕。国 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高志丹宣布闭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致辞。 19时30分,辽宁游泳网球馆,开场表演《梦想启航——奔跑沈阳》为闭幕式拉开序幕。 各参赛代表团入场。 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家胜宣读关于授予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参赛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和参赛纪念奖的决定。与会领导分别为本届运动会 女子、男子团体总分前三名代表团,以及创亚洲少年田径最好成绩的个人颁奖。 王新伟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悉心指导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本届运动会取 得圆满成功,呈现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这次盛会开创了发展青少年田径运动的新起点,搭建了青少年竞技比拼的新舞台,成为青少年 体育竞赛的新品牌。当前,辽宁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全力打造新时代"六地",奋力谱写中国式 ...
体育+消费 仓前“梦想杯”启幕
杭州日报· 2025-08-15 02:38
赛事概况 - 余杭区仓前街道举办2025年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梦想杯"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 [1] - 联赛采用五人制与标准足球赛结合的创新赛制 吸引创客 程序员 新就业群体等各领域不同年龄段人群参与 [1] - 28支队伍将进行数十场激烈角逐 包含vivo杭州技术研发人员组成的"vivo蓝科技队"和今日头条员工组成的"今日头铁队" [1] 政府体育设施建设 - 仓前街道新建1个省级村社多功能运动场 1个省级百姓健身房 1个市级"金边银角"羽毛球场 [2] - 新建2800多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 构建"15分钟健身圈" [2] - 组织60多场科学健身指导活动 覆盖群众超1200人 [2] 文体融合发展战略 - 联赛同步推出融合科技 消费 非遗等多重元素的"足球嘉年华"主题市集 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 [2] - 邀请中国女足五人制国家队队员于婷担任青少年足球推广大使 推动足球运动普及 [1] - 通过高水平多样化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以运动串联"消费+"链条 [2]
世运会带火小众运动,年轻人盯上体育裁判新赛道
36氪· 2025-08-15 01:59
小众体育裁判行业兴起 - 体育舞蹈裁判谢尔盖·辛金斯因世运会转播镜头获得广泛关注 体现裁判职业形象对公众的吸引力 [1][4] - 滑板 腰旗橄榄球 飞盘等小众运动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实现破圈发展 滑板从8年前359名注册运动员发展为上千万爱好者 腰旗橄榄球在成都半年内形成超3000人社群 飞盘全国爱好者超200万且20-35岁人群占比超80% [3] - 三级裁判员认证门槛较低 年满18周岁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 无需专业运动背景 [6] 年轻群体参与裁判职业的驱动因素 - 小众运动参与存在装备费用高 训练场地有限 技术门槛高等障碍 裁判成为替代性参与方式 [7][8] - 裁判证提供专业身份认同和赛事话语权 年轻人通过考证深度参与运动项目 并在社交媒体分享成果 [9][12] - 裁判资格可向国际赛事裁判和技术委员会发展 助力中国争取小众运动国际话语权 [15][16] 行业人才短缺与年轻裁判的价值 - 大众体育项目长期面临裁判短缺 如中超联赛2022年出现裁判因伤病连续执裁情况 CUBAL八强赛判罚被批业余 [17] - 小众运动因裁判资源紧俏制约赛事落地 飞盘 腰旗橄榄球等草根赛事受限于专业人才短缺 [19] - 年轻裁判占比提升 伯明翰世运会2022年首次执裁年轻裁判达20% 成都世运会选拔35岁以下裁判并开展专项培训 [19] - 年轻裁判提供赛事组织基础 促进规则普及和文化传播 并为体育产业储备跨界复合型人才 [19][21]
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成都世运会有哪些绿色“碳”点?
四川日报· 2025-08-15 01:16
核心观点 - 成都世运会通过低碳场馆改造、绿色能源应用和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碳中和目标 [1][3][5] 低碳场馆建设 - 全部27个竞赛场馆无新建场馆 其中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 [2] - 水上竞技中心兴隆湖拥有4500余亩生态水域 水质达Ⅲ类标准 [2] - 场馆改造优选绿色建材标识产品 最大程度减少生态环境影响 [2] 清洁能源应用 - 开幕式场地主备供电源分别承接攀西、川西清洁能源基地电能 [4] - 开闭幕式、世运村、竞赛场馆等场景广泛推动清洁能源应用 [4] - 赛事期间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摆渡服务 [3] 低碳交通体系 - 构建"轨道+骑行+步行"无缝衔接慢行系统 [4] - 观众通过地铁换乘绿道骑行或步行抵达赛场 减少交通碳足迹 [4] - 市政道路路灯采用绿色节能光源 赛后继续服务市民 [5] 资源循环利用 - 奖牌"竹光"由报废汽车回收金属再造而成 [5] - 建成15分钟便民回收网络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可追溯回收 [5] - 慢行绿道网络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将持续服务城市管理 [5] 碳中和机制 - 发布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指南 提出碳减排具体措施 [3] - 推出碳中和领航员计划 号召企业通过碳信用捐助支持碳汇项目 [5]
夺得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 河南“国球”动羊城
河南日报· 2025-08-14 23:24
赛事结果 - 河南队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男子混合团体决赛中以3比2逆转上海队夺得冠军 [1][2] - 这是河南代表团在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中获得的第三枚金牌 [1] - 河南队在半决赛中以3比0完胜上届冠军四川队 [1] 比赛过程 - 决赛采用五盘三胜制 河南队在1比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两场实现逆转 [2] - 第四场单打范良军在先失一局后连扳两局获胜 [2] - 决胜场刘岩在1比1平后以14比12险胜左华荣 [2] 选手表现 - 范良军在生日当天参赛并贡献关键胜利 赛后获得全场生日祝福 [2][3] - 刘岩在决胜局12比12平后连得2分锁定胜局 [2] - 范良军自述有30多年乒乓球训练经历 坚持从不间断 [3] 赛事背景 - 本届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设10个小项 男子混合团体包含5个年龄组别 [1] - 河南队5月在北方赛区预赛中以头名晋级决赛圈 [1] - 自2017年全运会设立群众比赛以来 河南在乒乓球项目已累计获得2金1银2铜 [3] 赛事意义 - 全运会群众比赛让全民健身参与者成为主角 [3] - 河南乒乓球群众基础深厚 选手表现体现项目发展底蕴 [3] - 群众比赛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全民健身提供重要平台 [3]
江苏12345开通“苏超”建言闭环服务
新华日报· 2025-08-14 23:14
政务服务创新 - 江苏12345热线开通"苏超"建言闭环服务机制 实现一号应答、规范受理、敏捷派发和督促办理 [1] - 建立全省12345热线"苏超"诉求闭环服务机制 联动13个设区市全天候实时接收处理诉求 [2] - 通过电话或微信小程序提交建议 专席民声接听员在线答复 复杂诉求标准化派发至职能部门限时办结 [2] 市民参与规模与范围 - "苏超"开赛以来收到球迷诉求超1万件 涉及赛事安排、场馆票务、安检等赛事相关服务 [1] - 诉求范围延伸至观赛交通出行、餐饮消费、酒店住宿、景区预约及城市消费券使用等泛生活领域 [1] - 市民对赛制设计、赛事组织、城市交通建设、文旅消费体验及地域文化传播等多维度提出建议 [1] 知识库与跨部门协作 - 制作《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主题集 涵盖49个主题和194对高频问答 通过政务网和微信小程序开放查询 [2] - 针对政策性诉求联动体育、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专员实时解疑 [2] - 部分市民提出的"金点子"已被相关城市和部门采纳实施 [1]
拓展家门口运动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8
赛事基础设施建设 - 成都为2025年世运会速度轮滑公路赛专门建造舒悦公园 赛道环线总长467.9米 直线段163.75米 宽度8.3米 设活动席位约620个 [1] - 公园设计采用"轻氧舒压"主题 除专业赛事区域外配备标准羽毛球场和篮球场 打造城市开放性共享空间 [1] - 动感熊猫体育公园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建设轮滑场地 虽无法举办专业赛事但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1] 城市空间改造与利用 - 动感熊猫体育公园为成都最大高架桥下全民运动场 改造后形成35个运动场地 涵盖篮球足球网球等7类体育项目 [2] - 成都通过活化"金角银边"低效用地 将高架桥老旧厂房楼宇屋顶等闲置空间改造为新型运动场 [2] - 全市已改造提升体育公园87个 口袋公园600余个 绿道健身空间830个 社区运动角464个 [2] 全民健身成效 - 四川省以世运会为契机推进健身场地补短板 2024年人均体育运动面积较2022年提升27% [2] - 桥下运动场配备照明设施 夜间人流高峰时段市民可进行轮滑足球篮球等运动 [2] - 市民运动热情显著提升 家门口运动空间实现新拓展 [2]
建成各类体育设施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52平方米 深圳全民健身从场馆迈向山海
深圳商报· 2025-08-14 17:25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已建成各类体育设施4.6万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52平方米 [2] - 通过山海连城计划构建立体运动网络 包括200公里鲲鹏径和200公里滨海骑行道 [2] - 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每平方公里体育场地面积达1.87万平方米 场地使用率再提高10% [2] 全民健身参与规模 - 超过800万深圳市民常年参加体育锻炼 占常住人口45%以上 [3] - 2024年超10万市民接受公益体质测试服务 科学健身指导开展5.8万场 [3] - 2025年全民健身日推出57项全年龄段赛事活动 [1][3] 品牌活动体系 - 形成深圳杯业余联赛 户外运动季 深圳街超足球 深圳100越野挑战等成熟品牌活动 [3] - 将举办骑行深圳 深港徒步 帆船运动 千园定向 模型运动等系列户外活动 [3] - 组织羽毛球 网球 乒乓球 足球和篮球等一键预约杯系列赛事 [3] 数字化服务平台 - 一键预约平台接入2000+体育场馆 通过i深圳小程序提供免下载预约服务 [4] - 平台配套全年4000万元惠民消费券 实行即领即用直接抵扣 [4] - 社会场馆通过惠民券提供市场价格约6折优惠 学校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4] 户外运动发展规划 - 重点发展徒步越野 水上运动和低空运动三类优势户外项目 [2] - 统筹推进大鹏半岛 马峦山-梧桐山 鲲鹏径 滨海骑行道四个重点区域建设 [2] - 正在申报全国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2]
重塑赛事商业格局 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3:34
8月14日,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与文化活动专场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成都世运 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高怡强介绍了本届世运会在市场开发和文化活动方面取得的 显著成效。 在赞助和捐赠方面,招募了特步、四川航空、中国电信、吉利控股、中国人保、亚信安全、中国石油、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五粮液等26家赞助企业,以及33家捐赠企业;特许经营方面,一共招募了优质企 业48家,累计推出16大类共计500余款特许商品,开设线下零售店(点)共计218个。 成都世运会不仅创造了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的历史新高,更重新塑造了赛事的商业格局,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四是贯通渠道,充分节约办赛资金。整合"赞助+特许+捐赠"多元化渠道,尽可能开发赛事所需的产 品。比如,为开闭幕式观众准备的遮阳帽、袋装水、纸巾、能量补给包,为媒体准备的工作包以及运动 水壶,运动员村的部分餐饮、茶、点心,志愿者包中的雨伞等,均由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特步、川之 味等企业捐赠支持。 第五是精心设计,激活赛事文创势能。吸纳了国内顶尖和地方特色文创企业广泛参与世运会文创产品的 开发销售,打造具有"国际范、巴蜀味"的赛事文创体系,发挥 ...
在成都丨跟着赛事去旅行,领略世运之城的动感之美
新华社· 2025-08-14 12:18
国际体育赛事举办 - 成都于2023年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后,2024年8月将举办世界运动会,体现城市持续承接国际性体育盛会的能力 [1] - 成都还举办2024年汤尤杯、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中超联赛、亚冠联赛等多项国际国内赛事,形成多元化赛事体系 [13][19][20][22][30] 赛事经济与文旅带动效应 - 2023年成都大运会期间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7倍,国际机票预订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10倍 [22] - 2024年上半年成都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同比增长4.8%,旅游总花费超2100亿元同比增长5.9% [33] - 中超联赛成都蓉城队主场场均观赛人数达4万人,单赛季门票收入达7800万元 [28] 体育基础设施与场景建设 -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承办亚冠赛事并实现座无虚席 [30][31] - 建设多样化观赛环境、世运主题城市景观及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形成"体育+"消费场景 [5][11][35] 群众体育发展 - 民间开展街舞、攀岩、皮划艇、滑雪、滑板、腰旗橄榄球等时尚运动项目,覆盖全年龄段群体 [40][41][42][43][44][45][47] - 城市拥有油菜花田骑行路线、兴隆湖水上运动场地、西岭雪山滑雪场等自然运动空间 [39][42] 文体融合创新 - 赛事期间结合川剧变脸表演等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暖场活动 [9] - 通过赛事票根联动文旅资源,提供10大文博景区门票五折优惠 [12] - 采用灯光秀(如成都双子塔主题灯光秀)、焰火表演等现代化手段提升赛事体验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