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出口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明日零时生效!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8-26 08:43
美国对印度关税政策 - 美国计划自2025年8月27日起对印度商品征收50%关税 适用于成衣、虾类、宝石及珠宝等主要出口品类[1] - 豁免情况包括2025年8月27日前装船且在9月17日前抵美的商品 以及特定消费电子产品、钢铁铝制品、人道主义物资等[1] - 印度政府采取应对措施 包括暂停原材料进口关税和加速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1] 美国贸易政策变化 - 新互惠关税机制于2025年8月7日生效 对非优惠贸易伙伴在最惠国税率基础上加征10%从价税[1] - 取消800美元最低免税额 邮政系统外商品需通过ACE系统正式申报[2] - 半成品及衍生铜产品关税提高至50%[3] 港口与航运影响 - 美国西海岸港口(长滩港、洛杉矶港)和东海岸主要门户港短期进口量可能因"抢运"现象增加[3] - 印度港口面临出口货量减少压力 码头收入及相关物流服务需求可能降低[3] - 物流企业正争分夺秒争取在关税生效前将货物运抵美国[1]
上海外贸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8-26 08:02
外贸总体表现 - 7月上海市进出口总额接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1] - 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2.55万亿元,增长3.4%,较上半年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10.7%,进口1.43万亿元下降1.7% [1] - 7月出口1706.8亿元创年内单月最高,增长8.5%,进口2265.6亿元实现年内首次两位数增长10.3% [1] 民营企业表现 - 7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5.7%,规模创单月历史新高,增速创年内新高 [1] -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5.5%,较上半年提升1.9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38.6% [1] 区域市场结构 - 7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3.8%,占全市外贸总值近40% [2] - 7月对东盟、中东、非洲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2.3%、44.3%、55.5% [2] - 前7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2.2%,对东盟、中东、非洲分别增长11.1%、24.7%、34.6% [2] 机电产品出口 - 7月出口机电产品1124.5亿元增长5.2%,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103.5%,高端机床出口增长63.4% [2] - 锂电池出口42.8亿元增长75.7%,储能电池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2]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9%,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锂电池出口分别增长17%、35.9%、1.3% [2] 工业原料及零部件进口 - 7月金属矿及矿砂进口增长22.4%,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增长29.2% [3] - 电脑零附件进口增长84.3%,医疗器械进口增长33.1%,航空器零部件进口增长35.5% [3] - 前7个月金属矿及矿砂进口增长7.3%,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增长15.8%,电脑零附件、医疗器械、航空器零部件进口分别增长44.9%、10.4%、29.2% [3] 消费品进口 - 7月干鲜瓜果进口增长59.9%,食用油进口增长16.3%,游艺运动设备进口增长29.4% [3] - 前7个月干鲜瓜果进口增长12.9%,食用油进口增长6.4%,游艺运动设备进口增长6.6% [3]
杭州“亲清在线”海关专区 上线移动端
每日商报· 2025-08-26 07:37
核心观点 - 钱江海关在"亲清在线"平台上线"海关政策专区" 通过AI算法和标签管理实现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 推动"政策找企业"模式转变 已开展政策智能推送6.7万次 惠及企业1.6万家 企业反馈有价值推送超60% [1][2][3] 政策专区功能 - 全面汇总海关规章/公告/技术性贸易措施等5200余项政策数据 采用6大类200子类标签管理体系 覆盖产品类别/企业类别/贸易国别/发布时间/政策热度等维度 [1] - 完成2.0版本升级并上线移动端 新增保税政策/AEO政策/食品进出口政策等特色专区 配备政策解读模块 [2] - 新增线上咨询和业务求助功能 构建企业提问-海关响应-问题解决闭环服务体系 企业咨询半天内可获得详细回复及经办人员联系方式 [2] 企业应用成效 -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公司通过AEO互认政策拓展南美市场 称其为"及时雨" [1] - 杭州翰都实业有限公司在海关线上指导下准备AEO认证材料 实现"线上办理替代多次往返" [2] - 政策推荐度通过实时运算和反馈机制动态调整推送优先级 确保政策供给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2] 数据成果 - 政策专区自2月初上线以来累计开展智能推送6.7万次 覆盖企业1.6万家 [3] - 企业反馈具有关注价值的推送占比超过60% [3]
数说“十四五”成就丨从海关数据看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五年成
新华网· 2025-08-26 02:43
外贸规模与安全监管 - 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1] - 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违禁物品515万件 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 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2] - 累计征税9.7万亿元 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2] 通关便利化建设 - "一网通办"事项达25大类964项 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2] - 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实现全程物流"一次申报"[2]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实现无感快速通关[3] 开放平台发展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 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开放布局[3] - 综合保税区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二土地贡献全国1/5进出口总值[5] - 中欧班列实现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型升级[5] 新业态与贸易结构 - 跨境电商 海外仓 "保税+"等新业态监管模式创新[6] - "新三样"出口2024年较2020年增长2.6倍[6] - 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271种农食产品 进口来源多元化[6] 区域发展与全球地位 - 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7.9% 东部地区稳量提质[6] - 2024年货物贸易总额43.8万亿元 连续8年全球第一[6][7] - 2025年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增长7.3%[7] 国际合作拓展 - 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7] - 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进出口达22万亿元 占比超50%[7] - 与东盟 拉美 非洲 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7] - 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8]
扩外贸促消费,工业投资提速,东莞沙田上半年GDP增长7%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1:20
地区生产总值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42亿元 同比增长7% 增速排名全市第6 [1] 工业与制造业 - 规上工业产值达286.05亿元 增长8.6% [7] - 规上工业增加值47.94亿元 增长8.7% [7] - 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2.45亿元 [7] - 15家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7] - 通过企业服务专员机制推动重点企业增资扩产并搭建供需平台 [5] 固定资产投资 - 推动16个项目动工 带动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 [3][7] - 申报专项债项目25个 涉及总投资194亿元 [3] - 完成协议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 [3] 建筑业发展 - 引进优质建筑企业落户 实现建筑业产值增长235% [3][7] 进出口贸易 - 全镇实现进出口总额957.18亿元 同比增长15.5% 总量稳居全市第二 [3][8] - 虎门港综保区一线进出口总值约619.6亿元 增长15.3% 全国综保区排名第16位 [3][8] - 香港空港中心先导区出口货值同比增长214% 货量增长106% [8] - 深度拓展保税+业态 发展保税维修 保税研发及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等新业态 [10] 消费与服务业 - 投放148.8万元消费补贴 撬动消费835.39万元 [10] - 举办6场促消费活动 包括五一大放价等 [10] - 推动沙湾星空不夜城开业 打造锐空间文体社区 [3][10] - 加快推进沙田记忆·海鲜长廊 5.0版本全季酒店及海洋温泉亲子酒店等文旅项目建设 [3][10] - 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同比增长11.4% 增速排名全市第7 [3] 招商引资 - 雷宇激光等12个产业项目顺利签约 [3] - 加快飞力达项目建设 打造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 [10]
前7个月沈阳民企进出口额增长超四成
辽宁日报· 2025-08-26 01:04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沈阳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230.5亿元 同比增长41.9% [1] - 同期全市出口额345.1亿元 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87.8亿元 实现21.7%高速增长 [1] 贸易结构变化 - 民营企业占全市进出口总值比重达31.3% 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1] - 欧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进出口额299.6亿元占比40.6% [1]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4.5% 对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伙伴分别增长0.8%和7.3% [1] 出口商品构成 - 机电产品出口207.2亿元 占出口总值60% [1] - 电工器材出口32.9亿元增长59.9% 汽车零配件出口27.2亿元增长4.3% [1] - 汽车出口21亿元 低值简易通关商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 行业驱动因素 - 民营企业通过灵活调整市场策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1] - 在电工器材和特色化工品等优势领域持续发力 [1] - 成为带动地区外贸逆势突围的重要引擎 [1]
建设现代化海关,支撑高水平开放
人民日报· 2025-08-26 00:04
监管效能与安全防控 -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3] - 累计查获违禁物品515万件 检出传染病18万例 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3] - 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 案值4800亿元 涉税600亿元[3] - 建立全天候疫情监测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检出进境动物疫病1.1万种次 查获走私冻品110万吨 截获违法生物制品5000批次[3] - 检验进出口商品900多万批 退运不合格矿产品及再生金属1万多批[4] - 退运固体废物4000多批 检出不合格危险品13万批[4] - 检出不合格商品1.2万批 不合格汽车6.8万辆[4] 智慧海关与通关便利化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25大类964项一网通办 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5]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5] - 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注册142个国家和地区[5] - 智能风险布控模型查获率比随机布控提高16个百分点[5] - 远程视频查检压缩通关等待时间80%以上[5] - 联合20多个部委推出108项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5] - 中国海关贸易法规感受度指标在53个经济体中评价最优[5] 贸易结构与区域发展 - 2024年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6] - 新增准入81个国家271种农食产品[6] - 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7.9%[6] -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22万亿元 占进出口总值超一半[9] - 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9]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支持 - 今年以来拦截侵权拉布布产品183万件[7] - 十四五时期累计查扣侵权嫌疑货物26万批近4亿件[7] 口岸建设与开放平台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8] - 63个口岸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8] - 2024年水运口岸货运量超43亿吨 较十三五末增长10%[8] - 航空口岸增长17% 陆路口岸增长19%[8]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达174个 贡献全国1/5进出口总值[8] - 2024年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比2020年增长超30%[8] 国际合作与机制建设 - 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9] - 与一带一路国家新建海关合作机制85个 总数达138个[9]
前7月广州外贸进出口超7114亿元 同比增14.5%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23:52
外贸总体表现 - 广州市前7月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 [1] - 出口额46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进口额244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 [1] 出口商品结构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 [1] - "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12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 [1] 区域贸易表现 - 对欧盟进出口124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对东盟进出口118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9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 [1] - 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17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 [1] 企业主体构成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超过2.3万家,同比增长10.5% [1] - 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占比达86.7%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427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占外贸总值60.1% [1]
张家港前7个月外贸势头强劲
苏州日报· 2025-08-25 22:5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1569.4亿元,其中出口898.4亿元,同比增长10.2% [1] 贸易伙伴结构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256.9亿元(占比16.4%),同比增长16%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882.9亿元,同比增长6.6% [1] - 对东盟出口188.1亿元(增长19.5%),进口68.8亿元(增长7.3%) [1] 出口商品表现 - 机电产品出口289.6亿元(占出口总值32.2%),同比增长16.8% [1] - 通用机械设备出口9.9亿元(增长50.3%),包装机械出口8.8亿元(增长39.9%),锂离子蓄电池出口7亿元(增长206.5%) [1]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53.9亿元,同比增长10% [1] - 钢材出口136亿元(增长13.4%),服装出口102.8亿元(增长4.1%),电动载人汽车出口62.9亿元(增长2%) [1]
从加工贸易“冠军”到多元业态“齐放”,看深圳外贸枢纽蝶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15:28
深圳外贸发展历程 - 深圳经济特区设立45年来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三 外贸进出口值从1979年1676万美元飙升至2024年4.49万亿元 贸易伙伴从85个拓展至25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外贸结构从单一加工贸易演变为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2024年分别达2.47万亿元和1.14万亿元 占比55.1%和25.5%[4]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从1993年9%攀升至2024年41.2% 显示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4][5] 贸易模式转型 - 初期通过"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 全国首创"集中报关"模式使每月报关单减少1万多份[3] - 加工贸易进出口值曾占全国四分之一 现形成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加工贸易多元业态格局[3][4] - 2024年深圳进出口值占全国10.2% 出口连续32年居内地城市第一 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2.58万亿元保持首位[5] 口岸体系建设 - 从简陋口岸发展为"海陆空铁邮"立体口岸体系 罗湖口岸1986年日均通关仅1.5万人次[6][8] - 首创"红绿通道"模式 皇岗口岸成为全国首个客货双24小时通关公路口岸 深圳湾口岸实施"一地两检"[6] - 深圳港国际班轮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 集装箱吞吐量居大湾区第一 今年前7月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911.46万标箱同比增长9.56%[8] 监管制度创新 - 从繁琐审批到无纸化通关试点 申报效率提升90% 完成全国首票陆路口岸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10] - 建立"两平台一中心"改革体系 实施ERP智能联网监管 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监管效率提升70%[8][10] - 培育AEO企业477家 货物查验率降低通关速度加快 海关备案外贸经营主体超21万家年均新增超万家[10][12] 基础设施升级 - 推进"海空港畅流计划"和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 深畅国际货站保障能力提升63%[8] - 开通航空货物"空侧直通"和"国际中转"模式 TIR跨境公路运输打通中亚通道[8]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59列 宝安机场国际货运覆盖5大洲25个国家 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从1980年20多万辆次增至2024年超1129万辆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