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hree - Dimensional Display
icon
搜索文档
Realfiction (7VL)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8-05 14:0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Realfiction (7VL) 一家成立于2008年2月的丹麦哥本哈根公司 在台湾台北设有工程团队[4][5] * 公司自认为是3D显示行业的先驱 但正将业务重心从传统的显示产品租赁和销售转向其核心的定向像素技术(Directional Pixel Technology, DPT)[5][6] * 公司采用技术授权商业模式 不进行终端产品的制造生产 目标客户是大型显示面板制造商 收入来源预计为每单位授权费 初期则来自预付和里程碑付款(NRE费用)[15] 核心技术 (DPT) * DPT技术能实现无需眼镜的多用户3D显示 且无分辨率损失 这是其与当前主流的透镜阵列(lenticular)技术的关键区别[7][8][34] * 技术核心是空间光调制器(SLM) 它是一个电子元件 可以极快地调制光的方向 SLM在技术上是一种独特的LCD面板 需要面板制造商来生产[33][34] * 技术能实现多种功能 包括多用户环视3D(look around 3D)、双视图/多视图(dual view/multi view 2D)以及隐私显示(e-privacy)[9][10][11][13] * 技术具有电子校准能力 无需精密层压 制造成本和复杂性更低 并且拥有更宽的视角[34][35][38] * 技术兼容所有主要显示技术 包括LCD OLED LED 微LED(MicroLED) 甚至DLP投影 并且其SLM可采用模块化设计进行拼接以制造超大屏幕[31][46][51] 技术合作与进展 * 主要合作伙伴包括面板制造商GoWorld 微LED技术领导者PlayNitride 以及制造合作伙伴Amtran[18][21][25] * GoWorld是一家汽车行业的二级(Tier 2)供应商 其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汽车行业 该公司正投入大量资源免费与公司合作开发SLM[23][24][58][59] * 与PlayNitride合作 在2025年初推出了世界上首款无需眼镜的3D微LED显示屏 引起了主要面板制造商的关注并开启了对话[25][26][66] * 当前SLM版本存在一些图像瑕疵(如垂直线条) 原因是显示尺寸/分辨率与SLM设计不匹配 新版SLM正在开发中 将集成铁电晶体(FLC)以提高速度并释放全部功能潜力[30][53][54][55] * 开发新版SLM的主要工作由GoWorld承担 公司自身不承担重大开发成本[58][59][60] 市场竞争格局 * 主要3D竞争对手包括Layer Inc(已将透镜技术授权给三星等品牌 但限于单用户) Sony 和 Looking Glass Factory(能实现多用户环视3D 但有严重的分辨率损失)[43][44][45] * 主要2D多视图竞争对手包括JDI和夏普 但它们也存在分辨率损失的问题[44][46] * DPT技术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在无分辨率损失的前提下 自由在3D 2D 多视图 隐私模式间切换 并且兼容所有主流及新兴显示技术[46] * 技术的一个“限制”是需要驱动显示器以较高刷新率运行(起始于约240Hz) 但行业认为高刷新率不是问题 主流显示技术都能满足此要求[47][48] 商业前景与项目 * 公司已于约一年前宣布首个DPT项目 该项目属于娱乐行业的大型多视图2D项目 并非汽车双视图或3D项目 公司已成功交付概念验证(POC) 但最终是否能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尚待观察[40][41][42] * 正在与一家LED墙提供商进行积极讨论 其目标是量产集成DPT技术的3D LED墙 当前和未来的SLM版本都与此项目相关[74][76] * 公司被三星显示研究院邀请展示技术 三星对其与PlayNitride的进展印象深刻 并认为DPT在多用户场景潜力巨大 但仍在等待公司证明其能实现完整的多用户环视功能[87][88] * 收入模式通常始于NRE阶段(进行技术适配) 然后进入量产阶段并收取每单位授权费 公司仍目标在2025和2026年获得多个客户的NRE和预付款项[93][94][97] * 公司与大型面板制造商(如LG 三星)的谈判面临挑战 原因包括行业固有的保守性 对新技术架构的 skepticism 以及文化地域差异 公司已加强在亚洲(台湾)的商业开发资源以改善沟通[63][64][65][68] 融资与财务状况 * 本次电话会议是因为公司正在市场中进行增资(配股)[1] * 增资已通过担保承诺确保了60%的认购(总计5000万克朗中的3000万) 管理层认为即使只有60%的认购 公司也有机会达到收支平衡 并有能力实现未来的增长潜力[109][110] * 创始人(Claus和Peter)因已全力投入且无额外资本 预计无法大量参与此次认购 Amtran和Balser等大股东此前不愿预先承诺 其在此次认购期的行动未知[106][10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团队规模较小 因此商业模式依赖于合作合伙关系[17] * 公司拥有不断扩展的专利组合 并已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关于铁电晶体(FLC)某些专利的独家权利[49][50] * 微LED被视为未来非常重要的显示技术 虽然目前市场份额仍小(类比OLED发展多年后份额仍低于10%) 但其具备成本更低 寿命更长 更灵活等潜力 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79][80][81][83] * 人工智能(AI)被视为公司未来的一部分 主要体现在内容和软件方面(如用于减少3D晕动症的HoloWise技术) 目前在其核心硬件技术中作用不大[112][113][116] * 公司曾尝试与行业合作伙伴进行不同的融资设置 但前总统特朗普引发的关税局势造成了行业不确定性 导致相关对话停滞[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