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y Chain Agility

搜索文档
lululemon(LULU) - 2026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增长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至25亿美元 可比销售额增长1% [25] - 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310美元 超出预期 但收入未达预期 公司下调全年收入和盈利预期 [5][24] - 第二季度毛利润为148亿美元 毛利率为585% 同比下降110个基点 主要受降价和关税影响 [26][27] - 第二季度SG&A费用为952亿美元 占净收入的377% 去年同期为368% [28] - 第二季度运营收入为524亿美元 占净收入的207% 去年同期为228% [28]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约为178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145亿美元 [29] - 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亿美元 库存增长21%至17亿美元 [30] - 公司回购约113万股股票 平均价格为247美元 [30] - 全年收入预期下调至1085亿至110亿美元 增长2%至4%(剔除2024年第53周后增长4%至6%) [31] - 全年每股收益预期下调至1277美元至1297美元 [31] - 全年毛利率预计下降约300个基点 [33] - 全年SG&A预计杠杆率下降80至90个基点 [36] - 第三季度收入预期为247亿至25亿美元 增长3%至4% [38]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为218美元至223美元 [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男装收入同比增长6% 女装增长5% 配饰及其他增长15% [26] - 性能服装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瑜伽、跑步、训练、高尔夫和网球等关键活动领域 [10] - 休闲和社交产品表现疲软 特别是Scuba、SoftStream和Dance Studio等核心系列 [11][12] - 新产品创新表现良好 包括Align No-Front-Seam、Daydrift和BeCalm等款式 [10] - 会员计划持续增长 目前拥有约3000万会员 [10] - 新产品在总产品组合中的比例计划从目前的23%增加到明年春季的约35%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地区收入增长1%(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 可比销售额下降3% [25] - 美国收入持平 加拿大增长1% [25] - 中国内地收入增长2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4%) 可比销售额增长16% [25][26] - 世界其他地区收入增长1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5%) 可比销售额增长9% [25][26] - 美国预期收入下降1%至2% 加拿大预计持平 [20][31] - 中国内地预期增长20%至25% 世界其他地区预计增长约20% [20][31] - 本季度在中国内地开设5家新店 [18] - 全球门店数量达784家 净新增63家门店(包括墨西哥18家) [26] - 平方英尺面积同比增长14% [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重新调整产品策略 增加新产品比例 提高市场敏捷性 [13][15] - 聘请Jonathan Chung担任全球创意总监 为产品注入新能量 [14][15] - 任命Raju Das为首席AI和技术官 利用AI和技术加速产品创新 [16][17] - 提高快速追踪设计能力 将某些款式的交付时间缩短数月 [15] - 保持60%性能产品和40%休闲产品的组合比例 [48][54] - 国际扩张持续进行 在意大利米兰开设公司直营店 在土耳其和比利时开设特许经营店 [18] - 选择印度特许经营伙伴 计划2026年下半年开设首家门店 [19] - 行业竞争加剧 更多玩家进入市场 但公司仍在性能服装领域获得市场份额 [12][8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美国高端运动服装市场仍然具有挑战性 整体下滑持续 [9] - 消费者在服装上总体支出减少 对性能运动服装支出减少 购买更加选择性 [9] - 面临新的贸易环境挑战 包括关税提高和最低免税额取消 [5][19] - 公司正采取战略定价行动、供应链举措和全公司范围费用节省计划来应对成本增加 [24] - 中国一线城市开始出现宏观环境带来的阻力 [21] - 公司财务实力雄厚 现金流生成强劲 将继续战略性投资增长计划 [24][40] - 预计2026年将看到产品驱动战略的最大影响 [23][40] 其他重要信息 - 品牌健康度保持强劲 客群总数和留存客群均增长 [10] - 门店渠道销售增长3% 数字渠道收入增长9% 贡献10亿美元收入 占总收入的39% [26]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新开40%至45%的公司直营店 完成约35家门店优化 [32] - 降价幅度预计比去年高约50个基点 [33] - 关税和最低免税额取消预计对全年毛利率产生220个基点(约24亿美元)的影响 [34] - 最低免税额取消单独影响约170个基点 [35] - 2026年预计关税和最低免税额取消对运营利润的净影响约为32亿美元 [3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产品部门变化及对下半年影响 [46] - 团队专注于三个关键领域:保持性能活动势头、设计休闲社交新款式、更新标志性产品 下半年将推出LoungeFull和Big Cozy等新品 春季2026年新产品比例将从23%增至35% [47][48] 问题: 关税和定价策略 [49] - 正在对部分产品实施适度涨价 定价行动仍在进行中 将继续作为杠杆使用 [50] 问题: 产品组合比例及性能与休闲差异 [53] - 60/40的性能与休闲比例是良好基准 性能增长源于创新和新款式 休闲疲软源于核心系列老化 [54][55][56] 问题: 新产品创新规模和时间线 [59] - 新产品组合将偏重社交和休闲领域 混合搭配将提供足够新款式来抵消压力 敏捷性将帮助快速响应成功产品 [60][61] 问题: 供应链提速和营销策略 [65][68] - 已改进上市流程 与供应商合作提前准备面料 可将追单流程缩短最多两个月 新首席AI和技术官将帮助进一步提速 [66][67] - 营销支出保持占收入5% 不计划增加 侧重 grassroots 社区和本地活动 [68][69] 问题: 关税影响和定价策略 [73][76] - 2026年32亿美元影响中约一半将通过费用行动抵消 另一半通过定价和供应商谈判 定价目前仅限美国 [74][76] 问题: 库存管理和最低免税额影响 [79] - 新流程已就位 可更快响应 追单流程最多可缩短两个月 [80] - 约三分之二的美国电商订单通过加拿大履行 大部分符合最低免税额资格 影响重大 [81] 问题: 季度趋势和区域差异 [84][85] - 5月最强 7月最弱 趋势逐月减速 store和电商流量略有放缓 [84] - 竞争环境不同 有更多玩家 但公司产品独特定位明确 国际市场处于增长早期阶段 [85][86] 问题: 加拿大趋势和中国盈利能力 [91][93] - 加拿大看到类似宏观条件 消费者支出减少 偏好新品 [92] - 中国Q2运营利润率扩张 增长主要来自电商 门店略有压力 [93] 问题: 电商增长原因 [98] - store和电商流量均略有下降 电商转化率上升 部分由于消费者行为变化 部分由于更多降价通过电商渠道进行 [99]
lululemon(LULU) - 2026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增长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至25亿美元 [27] - 可比销售额增长1% [27] - 每股收益为3.10美元,超出预期,但若剔除基于股票的薪酬应计转回,则每股收益将高于指导区间2.85-2.90美元 [30] - 毛利润为14.8亿美元,占净收入的58.5%,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59.6%下降110个基点 [28] - 运营收入为5.24亿美元,占净收入的20.7%,而2024年第二季度为22.8% [30] - 库存增长21%至17亿美元,按单位计算增长约13% [31] - 2025年全年收入预期下调至108.5亿-110亿美元,增长2%-4%(若剔除2024年第53周,则增长4%-6%) [32] - 2025年全年每股收益预期下调至12.77-12.97美元,而2024年为14.64美元 [39] - 2025年全年毛利率预计将下降约300个基点 [34] - 2025年全年SG&A费用率预计将较2024年增加80-90个基点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男装收入同比增长6% [28] - 女装收入同比增长5% [28] - 配饰及其他品类收入增长15% [28] - 性能服装类别持续增长,尤其是在瑜伽、跑步、训练、高尔夫和网球等关键活动领域 [11] - 休闲和社交产品类别(如Scuba、SoftStream和Dance Studio)表现疲软,未能引起消费者共鸣 [12][13] - 产品组合中新品比例计划从当前的23%提升至明年春季的约35%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地区收入增长1%(按报告和固定汇率计算),可比销售额下降3% [27] - 美国收入持平,预计全年下降1%-2% [27][32] - 加拿大收入增长1%(按报告和固定汇率计算) [27] - 中国大陆收入增长2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4%),可比销售额增长16% [27] - 世界其他地区收入增长1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5%),可比销售额增长9% [27] - 中国市场预计全年增长20%-25% [32] - 世界其他地区预计全年增长约20% [3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专注于通过增加新品数量和频率、重新平衡未来商品组合来提升产品系列 [16] - 新的设计团队将重点放在保持性能活动势头、设计新的休闲和社交产品,并为一些最具标志性的单品赋予新视角 [17] - 任命了首位首席人工智能和技术官,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技术加快产品创新进程、提高上市敏捷性和速度,并增加客户体验的个性化 [18][19] - 国际扩张仍在继续,本季度在中国大陆新开5家门店,并在意大利、土耳其和比利时开设新店 [20] - 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在印度开设首家门店 [21] - 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市场上出现了更多参与者,但没有任何单一竞争对手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美国高端运动服整体市场仍然充满挑战,第二季度持续下滑 [10] - 消费者在服装上的总体支出减少,在性能运动服上的支出减少,并且在购买时更加挑剔,寻求真正的新款式 [10] - 新的关税环境,包括税率提高和最低豁免额取消,对修订后的年度指导产生了重大影响 [7][22] - 在中国大陆,开始看到一线城市出现一些宏观因素导致的阻力迹象 [24] - 管理层认为当前时期是公司的一个机遇,拥有深受人们喜爱的品牌和极其忠诚的客户,并且明确了前进的道路以满足并可能超越客户的期望 [24] 其他重要信息 - 会员计划持续发展,目前拥有约3000万会员 [11] - 本季度以平均每股247美元的价格回购了约113万股股票 [31]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为7亿-7.2亿美元,低于此前估计的7.4亿-7.6亿美元 [39] - 公司预计2026年将感受到产品驱动战略的全部影响 [32][4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产品部门变革及其对下半年影响的具体细节 [47] - 产品管线重点聚焦三个关键领域:保持性能活动势头、设计新的休闲社交款式、为标志性单品赋予新视角 [48] - 下半年新品数量将多于上半年,春季2026系列是重点,新品占比计划从23%提升至35% [48] - 休闲品类约占产品组合的40%,其中新款式如Daydrift、BeCalm表现良好,但核心系列如Scuba出现疲软 [49] 问题: 近期关税上调是否改变了对明年定价的看法 [50][51] - 正在对一小部分产品实施适度的涨价,指导中已反映了这一定位 [52] - 将继续把定价作为一个杠杆来考量,并在下半年及明年持续推进 [52] 问题: 生活方式产品占40%的组合是否合适,以及性能与休闲品类表现差异的原因 [55] - 60/40的分割被认为是一个良好的基准,但会根据新品引入和客户反馈不断调整 [56] - 性能品类的增长得益于持续的新款式和创新,而休闲品类的疲软归因于部分核心系列生命周期过长及消费者对核心季节性色彩更新反应不佳 [57][58] 问题: 新创新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足够规模以抵消核心系列的压力 [61][62] - 新品占比提升至35%将偏重于存在机遇的社交和休闲领域,以及已获得良好反响的新品 [63] - 产品组合的搭配旨在为客户提供选择,并通过提升敏捷性来快速跟进成功单品 [63][64] 问题: 关于缩短供应链交货时间的具体计划及管理变革过程 [67] - 团队已通过改进上市日历、与供应商提前协调面料、提升调整订单能力等方式缩短流程 [68] - 新任首席AI和技术官将致力于利用技术进一步赋能团队,加快流程 [69] 问题: 是否会考虑增加营销支出以提振流量和品牌兴奋度 [70] - 暂无计划增加营销支出(目前占收入的5%) [71] - 计划维持现有的社区活动和本地激活策略,品牌健康度和客户忠诚度指标保持强劲 [71][72] 问题: 关税和最低豁免取消对毛利率的年度化影响,以及定价与折价之间的关系 [75] - 2026年预计有3.2亿美元的 mitigated impact,其中约一半通过费用行动抵消,其余通过定价和供应商谈判(定价部分稍大) [76] - 折价压力主要与需清理的季节性库存有关,与定价行动是分开考虑的 [76] - 目前的定价行动仅针对美国市场 [78] 问题: 在2026年解决方案生效前,如何对库存进行中期调整以及最低豁免的使用情况 [82] - 新的敏捷流程(如与供应商提前准备面料)已就位,可缩短追单时间 [83] - 约三分之二的美国电商订单通过加拿大履行,其中大部分曾符合最低豁免资格,其取消对毛利率影响显著 [84] - 正在积极审视配送中心网络,库存布局是缓解策略的一部分 [84] 问题: 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初至今的流量趋势,以及修订后的美国和中国展望依据 [87] - 季度内趋势减速,5月最强,7月最弱,商店和电商流量均略有放缓 [87] - 本季度至今,美国趋势基本符合年度指导,加拿大略低,中国处于指导区间的高端 [87] - 预计中国第四季度将处于区间低端,因春节时间变化 [87] 问题: 美国市场的行业变化与海外有何不同 [88] - 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出现更多参与者,但品牌地位依然强大,客户忠诚度高 [88] - 国际地区处于增长和客户获取的早期阶段,整体产品系列仍能引起共鸣 [90] - 为明年所做的产品变更将惠及全球所有市场 [91] 问题: 加拿大近期趋势及中国市场门店盈利能力 [94] - 加拿大市场也出现类似的宏观消费不确定性 [95]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有所扩大,增长主要来自电商,门店面临一些压力 [96] - 2026年规划将重点关注美国收入好转带来的健康利润转化,以及管理新品和关税带来的影响 [96][97] 问题: 电商增长首次自2023年以来超过零售门店,是否反映了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变化 [102] - 商店和电商的流量均略有下降,但电商转化率有所上升 [103] - 部分反映了消费者行为变化,部分由于当季折价活动更多通过电商渠道进行 [103]
V.F. Corp vs. PVH Corp: Which Stock Will Lead the Apparel Space Next?
ZACKS· 2025-05-27 16:25
行业概况 - 全球服装行业规模达数万亿美元,具有快节奏和高竞争特点 [2] - 行业面临消费者行为变化、通胀压力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增加的挑战 [2] - 数字化渠道作用增强,全球供应链仍在调整中 [2] 公司定位 - VF Corp旗下品牌包括Vans、The North Face和Timberland,专注于户外、运动和工装领域 [1] - PVH Corp旗下品牌包括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主打高端生活方式和时尚领域 [1] - 两家公司均为行业巨头,引领时尚趋势、零售策略和可持续发展努力 [1] VF Corp战略与表现 - 实施Reinvent转型计划,聚焦成本削减、资产负债表强化、美洲市场修复和Vans品牌振兴 [4] - 已实现3亿美元总成本节约,计划到2028年实现5-6亿美元营业利润扩张 [5] - 中期目标包括调整后营业利润率至少10%,调整后毛利率55%以上,SG&A比率45%以下 [6] - 净债务减少近20亿美元,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指引上调至4.4亿美元 [7] - 预计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6%(报告基础)或2-4%(固定汇率基础) [8] PVH Corp战略与表现 - 实施PVH+计划,聚焦品牌提升、直接面向消费者(DTC)增长和运营精简 [10] - 重点拓展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北美市场预计2025财年EBIT利润率保持两位数 [11] - 欧洲市场通过产品创新、营销提升和市场执行推动增长 [12] - 在数字化创新方面领先,采用AI个性化、移动优先商务策略和平台合作 [13] 财务与估值比较 - PVH 2025财年销售和EPS共识预期同比分别增长0.8%和7.2% [14] - VFC 2025财年销售共识预期同比下降1.4%,EPS预期增长21.6% [15] - PVH远期12个月市盈率6.26倍,低于行业平均12.40倍;VFC为12.92倍 [17] - 过去一个月PVH股价上涨15.3%,优于VFC的3.7%和行业平均的13.9% [19] 结论 - PVH因PVH+计划执行、估值吸引力和品牌动能被视为2025年更强竞争者 [20] - VFC仍处于转型阶段,面临短期阻力和较高执行风险 [21][24] - PVH目前Zacks评级为2(买入),VFC为3(持有) [25]
SPS(SPSC)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04: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增长21%,达到1.815亿美元,实现连续第97个季度营收增长;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23% [8][16]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增长22%,达到544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440万美元 [17] - 第一季度末,公司现金及投资总额为9500万美元,回购了约4000万美元的SPS股票 [18]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在1.845 - 1.862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约20% - 21%;调整后EBITDA在5300 - 5450万美元之间;摊薄后每股收益在0.41 - 0.44美元之间,摊薄加权平均流通股约为3880万股;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在0.87 - 0.90美元之间,基于约1550万美元的股票薪酬费用、约550万美元的折旧费用和约980万美元的摊销费用 [18][19]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在7.585 - 7.63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19% - 20%;调整后EBITDA在2.294 - 2.329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约23% - 25%;摊薄后每股收益在2.06 - 2.13美元之间,摊薄加权平均流通股约为3870万股;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在3.86 - 3.93美元之间,基于约6140万美元的股票薪酬费用、约2300万美元的折旧费用和约3800万美元的全年摊销费用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分析业务第一季度同比略有下降,约2%,预计全年基本持平 [30][31] - 收购CarbonSix为公司增加了约8500名客户,高于初步估计的6500名,由于第一季度为部分期间,该收购预计在第二季度对ARPU产生全面影响,预计减少约1400美元 [16][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运营着一个由超过5万家供应商、物流公司和采购组织组成的网络,涵盖零售、分销、杂货和制造业,总潜在市场规模达110亿美元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支持和改善所有贸易伙伴关系,产品组合包括履行、分析、电子发票、零售商供应链绩效套件和收入回收等 [9] -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活动,推动供应链绩效提升工具的应用,如参与食品行业协会供应链论坛,评估部署协作供应链绩效记分卡的可能性 [13] - 公司通过社区赋能计划吸引新客户,目前业务管道稳定,有足够能力应对业务增长 [64][6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供应链持续演变,宏观动态影响其表现,自动化的好处愈发明显,公司客户的增长和盈利能力高度依赖与贸易伙伴的高效流程 [8][9] - 尽管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对2025年全年的增长前景和利润率扩张仍有信心,其业务模式具有韧性,解决方案对改善全球零售供应链协作至关重要 [21] - 公司密切关注贸易动态对零售行业的影响,认为供应链自动化和运营效率仍是贸易伙伴的优先事项,公司产品的低成本和非基于GMV的收费结构历史上限制了对需求的影响 [14][1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月完成了对CarbonSix的收购,扩大了产品组合,确立了在新兴收入回收领域的领先地位,支持两大全球零售商的供应商社区 [9] - 根据Gartner对579名跨行业供应链专业人士的调查,只有29%的供应链为未来做好了准备,大多数表现优异的公司尚未完全采用先进技术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新业务的交叉销售潜力 - 公司认为收入回收和履行产品的理想客户群体匹配度高,有望实现交叉销售,目前已实施激励和线索共享计划,早期迹象积极 [26][27][28] 问题: 分析业务第一季度表现及未来预期 - 分析业务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2%,受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预计全年基本持平,第二至四季度将略有改善 [30][31] 问题: 关税是否导致供应商或零售商延迟赋能活动 - 关税是客户关注的重点,带来了一定不确定性,但目前尚未看到赋能计划管道总量和推进速度下降,公司会密切关注 [37][38] 问题: 第一季度每股收益超预期,但全年指引增幅较小的原因 - 主要是由于部分支出、投资和招聘的时间安排,并非全年利润都能延续第一季度的超预期表现 [40] 问题: 第一季度新客户的有机和无机增长情况及驱动因素 - 扣除CarbonSix收购带来的8500名客户,有机新增客户约300名,增长得益于社区赋能计划,与2024年相比,新订阅客户机会更多 [43][44][45] 问题: 最低免税额豁免到期对客户群体的影响及CarbonSix的风险暴露 - 公司认为大多数合作的亚马逊市场卖家以批量形式将产品引入美国并进行履行,预计对业务影响不大 [48] 问题: 零售商重新调整供应链、多元化供应商或回流活动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 若零售商和供应商因关税大幅转移供应来源,公司有能力帮助其新供应商上线,可能成为社区赋能活动的顺风因素,但如果新供应商替代了部分现有网络内的供应商,也可能带来一定逆风,具体影响有待观察 [54][55] 问题: 公司增长投资的节奏及不确定性的影响 - 公司在制定年度预期时考虑了资源等因素,第一季度部分投资时间未如预期,但仍有机会招聘人才,公司业务模式对经济变化有一定的抗干扰性,目前不会影响投资决策 [58][59][60] 问题: 当前背景下资源分配是否会在赋能活动中发生变化 - 目前社区赋能计划管道稳定,未受关税和宏观环境的明显影响,公司有足够能力应对业务增长,若需求增加,可扩大销售团队 [64][65][66] 问题: 供应商如何看待效率和自动化,以及公司如何利用网络规模实现自动化和毛利率扩张 - 公司内部通过人员、流程和技术等方面提高效率,利用AI等工具提升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已体现在EBITDA利润率和毛利率的提升上;公司核心履行产品定价合理,客户购买量增加时成本会自然下降,对供应商来说具有成本效益 [70][71][72] 问题: 关税是否会促使零售商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进而增加钱包份额 - 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可能促使零售商提高供应链可见性和敏捷性,有利于更多供应商通过SPS网络与零售商连接,从而增加公司业务机会 [78][79] 问题: 未来有机增长和并购的平均贡献情况 - 公司2025年营收增长符合预期,因近期较大规模的收购,营收增长高于目标;由于市场不确定性,目前无法提供2026年更详细的信息,后续会重新评估并考虑是否与投资者分享 [82][83][84] 问题: 近期赋能活动偏向已有供应商在网络内的零售商的原因 - 这与公司过去与零售商的合作程度有关,若之前与零售商合作较多,其供应商大多已加入SPS网络;若与新零售商合作,则可能会发现更多新的订阅客户 [90][91][92] 问题: CarbonSix新客户发现过程及惊喜来源 - 收购前公司对CarbonSix客户信息掌握不完整,收购后获得完整客户视图,经详细统计发现客户数量约为8500名,高于最初估计的6500名 [94][95] 问题: 排除CarbonSix后,全年供应商数量是否会出现有机负增长 - 客户数量的有机增长主要取决于社区赋能活动,第一季度排除收购因素后净增300名客户,预计第二季度净客户数量与第一季度相似,下半年情况尚不确定,但全年社区赋能活动仍强劲 [97][98][99] 问题: CarbonSix客户增长速度 - CarbonSix约有8500名客户,主要集中在亚马逊市场,客户规模较小,增减较为频繁,第一季度末客户数量与收购时相近,净新增客户基本为零 [103][104] 问题: CarbonSix增长是否来自钱包购买 - CarbonSix第一季度表现略好于预期,客户数量在季度末与收购时基本相同,公司对其收入预期与实际表现相符 [106] 问题: 推动有机客户新增的新零售商所在领域 - 本季度公司在传统杂货零售分销领域开展了多项赋能活动,与以往活动领域相似 [108] 问题: 宏观环境的领先指标 - 公司主要关注社区赋能活动的管道规模和推进速度,以及供应商基础的健康和留存情况,宏观压力可能会影响供应商留存,在分析业务中表现更明显,而履行业务受影响较小 [112][113] 问题: 供应商社区内ERP和WMS项目是否放缓 - 目前尚未看到项目放缓情况,但公司会密切关注,若宏观环境带来压力,该领域可能放缓,对公司业务构成潜在逆风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