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icon
搜索文档
脱贫产业兴,日子有奔头——来自三省七县脱贫村的调研之一
人民日报· 2025-08-15 00:35
产业规模与模式创新 - 云南省昭通市竹笋产业去年综合产值达191.6亿元,覆盖3400户笋农并长期雇佣180人(含64户脱贫户)[2] - 河北省丰宁县通过"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脱贫户"模式发展设施农业,柳条沟村辣椒合作社去年净利润1200余万元,带动400余人增收[3] - 全国832个脱贫县均培育2-3个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7万亿元,75%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4] 产业链升级与科技赋能 - 四川通江县青峪猪产业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建立三重保种体系,年供应仔猪15.6万头,加工后附加值提升3倍,地理标志商标价值25.48亿元[7] - 云南昭通土豆米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达3000万元,承德市37家有机农业企业认证面积达15万亩[8] - 中央财政资金超60%比例投入产业帮扶,80余个脱贫县主导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8] 市场拓展与风险应对 - 河北丰宁县选将营乡西红柿种植面积6000亩,年产值1.8亿元,带动1600户增收,2024年承德市新增5家环京蔬菜基地,实现30万吨净菜进京[11] - 镇雄县竹笋加工企业获111万元国际农发贷款升级设备,开发高端翡翠笋产品每吨售价达3000-4000元[12] - 南江县投入近2亿元建成50座金银花初加工厂,90%原料实现一公里内就近加工,并建设21亿元健康饮料产业园延伸产业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