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hare in biosimilars

搜索文档
Alvotech (NasdaqGM:ALVO)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0 15:47
公司信息 * 公司为Alvetech(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Alvotech)[3][4] * 公司专注于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制造[4][7] * 公司采用全球合作模式 在不同地区与当地领先的商业伙伴合作[22][34] * 公司所有研发和制造基地均位于冰岛[7] 核心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当前主要商业化的产品是Humira和Stelara的生物类似药[4][18][26] * 公司正处于增长轨迹的下一阶段 预计明年将从两家产品公司发展为五到六家产品公司[4] * 近期等待批准的关键产品包括Bastner、EYLEA、Prolia、Chiva和Symphony(Symphonia)的生物类似药[5] * 长期管线包含14个已披露资产和另外14个可进入开发的细胞系 总计28个资产[44] * 重要后续资产包括biosimilar Entyvio、高剂量EYLEA、biosimilar KEYTRUDA、biosimilar Bigcent和biosimilar Cimzia(Cynzia/Cinzair)[42][43] * 通过收购Xbrain获得了biosimilar Cimzia资产 约40名研发人员 并计划将瑞典团队从40人扩大到200名全职员工[48] 财务表现与展望 * 公司2025年收入指引为6亿至7亿美元 其中至少2亿美元为EBITDA[15] * 2025年收入中略超一半来自产品收入 略低于一半来自里程碑付款[11] * 公司设定了2028年15亿美元的** aspiration target**(非正式指引)[13][14] * 2025年EBITDA利润率指引约为中段30%水平(6亿收入对应2亿EBITDA推算)[15][65] * 2028年目标EBITDA利润率约为40%至45%[65]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约为7000万美元 之后几年每年约为2500万美元[71] 市场表现与战略 **美国市场 - Humira生物类似药** * 于2024年初进入美国市场 至今约六到七个季度[18] * 市场转化率约为50%[20][21] * 公司拥有第二大市场份额(截至7月)[21] * 不与Teva积极追求私有标签交易 认为其他形式的合同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19][21] **美国市场 - Stelara生物类似药** * 已上市约四到五个月 市场仍在形成中[26] * 当前生物类似药转化率约为40% 高于Humira同期水平[26] * 同样不积极追求私有标签交易[27] **全球市场** * 公司在70至90个国家销售产品 拥有约20个商业伙伴[22] * 在欧洲主要市场(如德国、法国) Stelara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或第二[29] * 在日本和加拿大等市场也看到了份额增长[29][30] 运营与成本结构 * 公司过去十年已在专业领域投资20亿美元[58] * 生物类似药开发成本正在下降 从过去约3亿美元降至可能1亿美元[53][59] * 公司计划将每年研发立项从3-4个增加到4-6个[48][55] * 公司对现有产能满足当前及预期产品至2030年及以后的需求感到满意[71][72] 风险与机遇 **关税风险** * 所有产品从冰岛制造并出口至美国 合作伙伴负责支付所有关税[7][8] * 若生物类似药和仿制药获得0%关税 将是最佳政策结果[9][10] * 即使出现两位数关税率 对公司也无重大影响[9] **竞争格局** * 认为生物类似药行业与仿制药行业非常不同 进入壁垒(技术、资源、知识、资本)显著更高[57] * 不预期中国公司会在西方生物类似药市场构成重大威胁[62][63] * 产品生命周期更长 预期市场转化会在上市后数年持续 而非仿制药般的断崖式下跌[75][76] **监管环境** * 观察到EMA和FDA对生物类似药批准的要求有所简化 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和压缩时间线[52][54] * 这将使公司能够推进更多研发项目[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