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tech Decoupling

搜索文档
聚焦亚洲_关税之后的亚洲出口-科技主导-Asia in Focus_ Post-Tariff Asia Exports—Tech Dominance
2025-09-22 02:0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亚洲科技硬件出口 特别是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相关的高端芯片、数据中心及高性能服务器[2][4][5] * 公司层面重点提及台湾的科技企业 因其科技产品占出口超70% 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4][5] * 其他涉及的经济体包括中国、韩国、越南、印度、墨西哥、日本以及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8][23][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亚洲整体出口展现韧性** * 尽管面临美国关税冲击 亚洲整体出口仍保持强劲 以美元计前8个月同比增长7% 实际出口量至7月同比增长近8%[2][3] * 此韧性主要得益于全球科技需求的强劲 特别是人工智能热潮 上半年科技出口同比增长17% 贡献了总出口增长额的60%以上[2][4] **台湾出口表现尤为突出** * 台湾8月出口同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超30% 其贡献占8月亚洲地区总出口增长额的三分之一[2][4] * 原因在于其科技主导地位(科技产品占出口超70%)以及生产AI训练所需的高端芯片和服务器 且这些高端产品目前仍享受美国关税豁免[4][5] **对美科技出口格局剧变 供应链持续重构** * 美国关税导致贸易流快速重新配置 中国对美科技出口自去年Q4至8月暴跌70% 而亚洲其他经济体对美科技出口同期跃升80%[2][11] * 此差异部分源于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的20%关税 而其他亚洲经济体的高端科技产品则被豁免[11] * 美国从中国直接进口的关键科技产品份额已从2017年近50%的峰值降至20%以下 其中约一半的份额损失由台湾、墨西哥、日本、印度和韩国(通过越南)承接[23][26] **非美市场需求普遍强劲 中国在部分领域表现优异** * 在非美国市场 中国与亚洲其他经济体的科技出口表现无显著差异 均表现强劲 中国7月对非美市场的科技出口较Q4增长约20%[12] * 中国在汽车和金属出口方面表现优于亚洲其他地区 7月较Q4增长8% 而亚洲其他地区则下降3% 使其全球市场份额在上半年总体保持稳定[13] **未来展望:科技驱动下的韧性、脱钩与台币压力** * 预计亚洲出口短期内将保持韧性 支撑因素包括强劲的全球科技需求和中国对非美市场出口的持续增长[2][19] * 科技供应链将继续转移 推动中美高科技脱钩和亚洲区内及对外贸易的重新配置[2][23] * 特别看好台湾的出口表现 因其受益于AI对高端芯片和数据中心的旺盛需求[2][30] * 台湾创纪录的贸易顺差(8月达GDP的23%)及其庞大的净外国资产(1.6万亿美元 近GDP的200%)可能在未来(如5月初曾出现的情况)给新台币带来升值压力 尽管存在长期的汇率稳定机制[33] 其他重要内容 **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 * 尽管前景乐观 但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包括美国计划对芯片加征的关税以及近期贸易协议可能出现的变动[19] * 供应链转移是始于特朗普政府首任期关税措施之前的一个结构性趋势 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成本变化、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对供应链多元化的渴望[32] **市场影响** * 供应链的持续转变可能影响宏观趋势以及宏观经济指标与区域内各经济体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性[2][32] * 智能手机、计算机及其上下游行业(半导体和服务器)在区域供应链转移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关键科技产品同比下降额的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