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upply Chains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影响追踪-波动趋势延续;短期进口疲软可能性存在-US Tariff Impact Tracker_ Volatile Trends Continue; Near-Term Import Weakness Possible
2025-08-26 01: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全球供应链与货运运输 特别是中美贸易航线[1][3][8] * 涉及港口运营 航运 铁路多式联运 卡车运输及物流公司 具体包括洛杉矶港 联合太平洋铁路(UNP) JB亨特运输服务(JBHT) Expeditors(EXPD) C.H. Robinson(CHRW) 联合包裹(UPS) 联邦快递(FDX)等[3][6][36][43][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美货运量显著下滑**:截至8月21日当周 从中国至美国的载货集装箱船数量环比下降5% 同比大幅下降21% 同期TEU(二十英尺标准箱)数量环比下降7% 同比亦下降7%[1][3][13] * **海运运价承受巨大压力**:中国/东亚至美国西海岸的海运集装箱现货运价周环比下降10% 同比暴跌76%[3][32] * **近期进口疲软迹象**:洛杉矶港优化器数据显示 预计8月29日当周进口TEU将环比下降15% 两周后(9月5日当周)预计将进一步环比骤降31%[3][36][39] * **西海岸多式联运流量转负**:第33周西海岸铁路多式联运量同比下降1% 此前数周均为正增长 这可能反映了进口趋势疲软的滞后效应[3][43] * **库存状况分化**:7月物流经理指数显示 上游(B2B)库存扩张速度放缓(58.5 vs 6月的66.4) 而下游(零售)库存连续第三个月收缩(读数为47.6)[70] * **消费者韧性支撑基线 scenario**:高盛经济学家将衰退预测再下调5%至30% 并将四季度GDP展望上调至1.3% 认为消费者保持相对韧性是货运仍能享受旺季季节性的基础[5][6] * **2026年潜在补库存机遇**:若消费者在2025年旺季保持韧性且支出 库存并不过剩的零售商可能存在2026年重大补库存事件的潜力 这将利好整体货运流量和增量利润率[5]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波动性与高频监测**:周度数据波动较大且存在噪音 但综合多周数据观察有助于洞察关税相关趋势 报告每周发布高频数据以帮助评估关税对全球供应链的持续影响[2][4][8] * **供应链拥堵缓解**:高盛供应链拥堵指数本周从“2”回落至“1” 意味着整体流动性水平大致与新冠疫情前基线持平[48][50] * **西海岸卡车运输市场疲软**:西海岸的卡车load spot rates(不含燃油)周环比下降5% 同比下降8% 而卡车负载可用性指数周环比上升13% 同比上升27% 表明市场供需宽松[47][49] * **7月西海岸港口吞吐量强劲反弹**:洛杉矶 长滩和奥克兰三大港口的7月吞吐量同比上升9% 环比6月大幅增长24% 远高于+6%的历史季节性水平[52] * **贸易价值估算**:通过TEU变化和估算的每TEU价值(约57,000美元) 报告估算6月进口价值同比可能增加约30亿美元 而5月为减少约30亿美元 8月预计有约12亿美元的同比增长[64] * **不同运输板块的受益者**:报告指出 货运代理(EXPD, CHRW)可能从波动性和潜在的前置需求中受益 包裹公司(UPS, FDX)凭借其快速周期的物流和空运能力可能受益 若进口主要流向西海岸 西海岸的多式联运公司(UNP, JBHT)可能受益[6]
美国关税影响追踪 - 关税实施后仍在等待峰值清晰度-Americas Transportation_ US Tariff Impact Tracker - Still Waiting On Peak Clarity Post Tariff Implementations
2025-08-12 02:3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美洲运输业,重点关注中美贸易关税影响下的货运流动[1] - 涉及公司: - 货运代理公司:EXPD(Expeditors International)、CHRW(C.H. Robinson Worldwide)[8] - 包裹物流公司:UPS(联合包裹服务)、FDX(联邦快递)[8] - 铁路联运公司:UNP(联合太平洋)、JBHT(J.B. Hunt Transport Services)[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关税实施后的货运量下降** - 中国至美国的满载船舶数量环比下降4%,同比大幅下降19%(截至8月8日数据)[1][5] - 洛杉矶港进口量预计未来两周波动:8月15日环比下降3%,但两周后可能环比增长20%[5] 2. **集装箱运价压力** - 中国/东亚至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价环比下降8%,同比暴跌67%[5][29] - 铁路联运量(西海岸)连续第五周同比增长1%,显示仓库出货滞后效应[5] 3. **2025年贸易情景预测** - 若消费者因关税不确定性延迟订单,可能导致旺季货运量不及预期[6] - 若2026年出现补库存事件(假设消费韧性持续+美联储降息),将利好货运流量和利润率[6] 4. **运输股投资策略** - 短期看好货运代理(EXPD、CHRW)受益于波动性和提前出货需求[8] - 包裹物流(UPS、FDX)可能因空运需求激增和供应链灵活性受益[8] - 西海岸铁路联运(UNP、JBHT)若进口集中西海岸将直接受益[8] --- 其他重要细节 1. **高频数据波动性** - 周度数据噪音较大,需结合多周趋势分析(如中国至美国船舶数量同比降幅从11%扩大至19%)[9][12] - 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周环比下降8%,同比降7%[30] 2. **区域差异** - 亚洲(除中国大陆)至美国的船舶和TEU(标准箱)增长同样疲软,越南、韩国等地区同比负增长[23][25] 3. **供应链指标** - 供应链拥堵指数维持低位(接近疫情前水平),显示物流流动性良好[48][50] - 卡车现货运价(西海岸)环比降1%,同比降5%,但货运需求指数同比增25%[49] 4. **历史数据对比** - 6月美国西海岸三大港口(洛杉矶、长滩、奥克兰)进口量环比增长21%,但同比仍下降5%[52][54] - 上海至洛杉矶空运价格7月环比上涨18%,凸显运输方式替代效应[56] --- 数据引用来源 - 船舶与TEU数据:Bloomberg[11][18] - 港口吞吐量:中国交通运输部[28] - 运价:Freightos(集装箱)、Drewry(空运)[31][56] - 供应链指数:高盛内部指标[50] 注:所有百分比和数值均直接引用原文,单位已标注(如TEU=标准箱,YoY=同比)。
高盛:美国关税影响追踪器 - 高频趋势仍显示中国对美贸易流量疲软
高盛· 2025-05-13 05: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贸易战若持续,二季度下半年货运或出现低谷,产品供应担忧可能上升,中美贸易流仍显疲软 [1] - 2025年运输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出现多种情景,对运输企业的货运量和收益影响难以预测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频数据 - 中国至美国货运流量同比下降22%,连续两周环比下降20% [4] - 过去7天(4/27 - 5/3),中国至美国的 Laden 集装箱船平均同比下降22.2%,TEU平均同比下降22.7% [9][14] - 洛杉矶港计划TEU本周同比下降32%,前一周下降18%,1周后预测下降12%,2周后预测增长56% [30] - 亚太至北美航空货运两周对比数据显示,重量和费率分别下降2%和7% [34] - 西海岸多式联运交通量第18周平均增长10%,第17周增长5% [38] - 西海岸卡车现货费率环比上涨6.7%,同比上涨6.4%;卡车负载可用性指数环比下降3.6%,同比下降26% [42] - 供应链拥堵跟踪指数维持在2,环比上升2% [47] 滞后月度数据 - 三大港口(洛杉矶、长滩和奥克兰)3月货运量同比增长11.6%,2 - 3月环比下降1% [51] - 4月物流经理指数显示,上游库存扩张速度从3月的58.9降至57.6,下游从66.7降至54;库存成本指数从3月的70.6升至75.6 [57][58] - 2月零售商、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库存销售比分别为1.13、1.45和1.30,1月分别为1.14、1.46和1.32 [61] 2025贸易情景路线图 - 2025年运输行业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90天关税暂停前继续提前采购;二是客户因不确定性暂停活动或订单 [5] - 非中国亚洲贸易流量可能保持稳定,中美贸易短期内可能大幅下降,UPS预计二季度中美业务最多下降25%,国际业务总收入预计同比仅下降2% [5] - 可能出现三种情景:一是持续提前采购,导致下半年需求急剧下降;二是提前采购停滞,二季度货运量出现低谷;三是若情景二出现,下半年可能出现经济不衰退或关税问题解决,零售商补货导致订单激增,或者经济衰退订单不回升的情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