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C扩容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LP梳理系列:(六)银行
FOFWEEKLY· 2025-08-20 10:10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系资金在私募股权市场的出资活跃度和规模因AIC扩容政策显著提升,但风险偏好低、流动性要求高、合规严格的特征导致其出资行为以小额分散、国资合作为主,注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路径探索[5][6][9][10][14] 银行属性特征 - 风险偏好极低,安全性优先,偏好现金流稳定的基金或项目,常通过结构化设计、资产抵押、业绩对赌等风险缓释措施降低本金损失风险[6] - 流动性要求高,因理财资金负债端久期多为1-5年,偏好存续期3-5年且含明确退出路径的基金,对封闭期超5年且无转让机制的基金接受度低[7][8] - 合规与主体资质导向强,受《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约束,偏好国资背景、头部持牌或业绩清晰的管理人,对中小民营管理人准入门槛高[9] 银行资产配置情况 - 2025年超半数银行系资金流向银行系GP,对国资背景管理人的合作倾向显著,占比达三成,与信托系、市场化机构及产业资本合作较少[10] 银行出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成为出资活跃度增幅最大的金融机构,主要受益于AIC试点扩容政策[12] - AIC表内资金股权投资比例由总资产4%提升至10%,单只基金投资比例由20%提升至30%[13] - 截至2023年末,5家AIC总资产规模5826亿元,表内股权投资规模有望从233亿元提升至583亿元,带动股权投资规模达1942-2915亿元[14] - 政策支持保险资金参与AIC私募股权基金,拓宽资金渠道,实现保险资金与AIC业务协同[15][16] 银行LP出资特征 - 前五大配置行业为能源矿产、汽车交通、生产制造、信息技术、消费生活[17] - GP筛选强调整合政府资源、产业把控及风险结构化能力,偏好银行体系内GP(如中银资本、农银资本)或通过双GP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19] - 对市场化机构关注产业精耕穿透力、退出能力、风险把控、团队稳定性、投后赋能及协同生态构建能力[19] - 2025年大规模出资事件包括中银资产出资49.99亿元予中银资本、工银投资出资24.99亿元予远致储能基金等[21] 活跃银行LP - 近两年出资活跃的银行系主体包括工银投资(江苏)、中银资产(北京)、交银投资(上海)、建信投资(北京)、农银投资(北京)等,覆盖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多地区[22][23]